孩子的教养,从饭后桌面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别不好意对号入座
有的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管。可同时也有些家长在默默的教育着自己家的孩子。这种孩子其实不用特别的分辨,只需要看看孩子饭后餐桌的状态和表现,一目了然,再说啥都是多余的。
表现一:责任感一个孩子如果上桌就吃饭,眼里谁也没有,这个孩子将来必定没有什么责任感,因为他不在乎别人啊,心里只想着自己肚子饱不饱啊。
这种孩子全靠别人照顾和伺候,完全没有分担的意识,未来这种孩子有出息的可能性绝对不大。
所以,聪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不会忘记影响自己的孩子做好桌前桌后的家务,比如端菜,端饭,撤桌,刷碗等等。这些积极参与的意识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分担的认识,让孩子在日后能够成为受人喜欢的人,而是不好吃懒做,只顾自己,谁看见都摇头的“讨厌鬼”“自私鬼”。
表现二:分享三个孩子同吃一块蛋糕。一个小孩子恨不得想把整块蛋糕占为己有,但另一个小朋友却主动站出来,将蛋糕分成三块,平均分配。
作为旁观者,我们一定更喜欢那个得懂平均分配的孩子,因为他不贪心对不对?反之,那个把蛋糕搂着自己两臂中的孩子,就连家长都会看着脸红是不是?而这一切的造就者,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想必自私的孩子在自己家里也是享受着唯我独尊的待遇的。
这类孩子即使是将来走进社会也会处处碰壁,比较吃亏。因为他永远也不会懂得与人为善,公平共处这种的人际交往原则。
表示三:涵养一个美国的孩子到朋友家吃饭,看得出她对当天的食物并不适应,但她依旧大方的夸赞了朋友妈妈的美食,并及时的感谢了这位朋友妈妈辛苦一下午的劳动成果。与此同时,在大洋另一端的我们,却孩子喝汤出声,吃个饭筷子碗叮当三响,一边吃还一边责备妈妈今天做的啥玩意啊,一点也不好吃。
看起来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细节,暴露了一个孩子的修养和素质。家长朋友都来看看,对号入座,如果我们的孩子在饭桌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趁着还小,赶紧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起码得让孩子知道长幼有序,长辈吃完饭,孩子才能吃。一家人都上桌了孩子才能跟着一起动筷子。另外,用餐的礼仪,用餐过程中的一举一动,言谈眼神都是有讲究的。不浪费粮食,不随意评价主人的美食,这些也都是学问,一定要告知孩子。其实,这些才是一个孩子的起跑线。
通过漫画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儿知识。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转发一下吧。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