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优秀和家长有关,在这4点上“忍”得住,想要不自律都难
有不少宝妈在聊起孩子时,都因为孩子的不自律而愁眉不展,也难怪,每天各种催促,每天各种责怪,可孩子还是是各种叽叽歪歪、磨磨蹭蹭,任凭那个父母也会因此而头痛不已。
其次让孩子变得自律并不难,这需要父母的智慧。至少在下面四点上父母要有选择性的“忍得住”。每认住一次,孩子离自律就更进一步。
1.忍着不催促
好多家长,尤其是孩子的妈妈,眼看着孩子早上不起床,或者干喊不动都禁不住要催促孩子,训斥孩子。可事实上,这种做法对孩子形成自律的习惯一点作用都没有,还会让孩子形成“没事,反正有我妈”这样的依赖心理。
所以,聪明的家长在忍不住的时候还要忍,任凭孩子“磨蹭”下去,至于结果一定是不良的,可我们的目的也很简单,让他自己承担这个不良的结果,“撞了南墙”的孩子势必会“回头”的,这不父母说多少遍,催多少次都更有效果。
2.忍住不收拾
一些家长表示,我家孩子的房间都下不去脚,自己也是无奈下才跟在孩子身后打扫卫生的。
可您完全可以忍一忍,再忍一忍的。任凭他书包乱糟糟,屋子脏兮兮。我们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提醒,给个建议,并给她提供一些整理工具,其他的留给孩子自己处理好了。
3.忍着不替孩子做决定
见的多了,不得不说,好多父母都属于“操心不嫌老”类型。其实,对于孩子拿主意这件事,父母完全可以不参与,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宜不是挺好吗?
至于可能会因此而产生的后果,那就让孩子自己去承担,比如作业没写,那你就等着老师批评,比如平时不努力,考试那就不及格呗。
有的家长说,任凭孩子这样,将来孩子就没有将来了。事实上可不是这样的,每一个小孩都有与生俱来的上进心和适应能力。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不良成绩而不好意思的,问题在于,孩子的这种上进心,往往会被父母的责骂所破坏,孩子会误认为,反正我父母都认为我不好了,我也就那样了,不需要努力了。结果好事变坏事。
所以,聪明的家长都要有耐心,相信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击”后,自己一定会站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然后进行有效调整的。
4.忍住不插手
当孩子有不会的题时,你会忍不住的帮助孩子解决吗?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你会忍不住的上前安慰并提供帮助吗?当孩子遇到情绪上的波动时,你会忍不住的上前询问原因并帮他宣泄情绪吗?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你会忍不住上前对于评价,立即告诉孩子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吗?
这些行为,都是导致没有自己思想的直接原因。
所以,家长够聪明的,一定要管得住自己,千万别善良泛滥,动不动就插手孩子的行为、情绪,甚至是思想,而是给孩子充分的思考和探索的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却感受这个世界,去适应社会环境。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转发一下吧,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的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一起探讨育儿路上的那些事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