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积食的6种表现,妈妈别大意
宝宝各个脏器都会比成年人娇嫩,脾脏也不例外,再加上宝宝自我调整能力有限,吃得过多、贪凉、贪甜都会影响脾的运化。多数宝宝出现积食都是因为营养过剩导致的。
积食严重的话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的宝宝属于胃强脾弱,吃的比较多,但是吸收不好,表面上宝宝一直吃的很好,但是吃进去的东西根本没有吸收,从而导致了营养不良。
如果有以下的表现,就要小心宝宝是否积食了:
1.厌食
饭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顿饭需要很长的时间。
胃口不佳甚至厌食,食欲不振,有的宝宝还会伴随着精神不振。
2.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
这是因为小孩子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完成发育成熟,消化功能不好,积食可能直接导致宝宝腹胀、腹泻。
部分孩子的大便会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
判断:摸一摸宝宝的肚子,看看宝宝是不是有特别胀气的感觉。
3.免疫力低
长期积食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烦躁易哭、精神不好
宝宝吃太多,伤害到脾胃,导致胃肠疾患。可能导致宝宝难以入睡或者睡得不安宁,还有的宝宝会表现出入睡后大汗淋漓。
5.嘴唇变红
有的孩子积食,食物积滞化热,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此时就要怀疑是不是积食化热了。这个变化很容易察觉,家长们细心观察就好。
6.舌苔厚且白、面黄瘦弱、鼻翼两侧发青
孩子吃了多了积食,会出现鼻翼两侧发情、舌苔又厚又白,还可能会有口臭。
预防“积食”的3个办法
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无论什么食物,即使再有营养、再好吃,也一定要适可而止。父母应起到把关的作用,当宝宝哭闹着要时,及时转移宝宝目标,把视线吸引到别的物品上。
“晚吃少”有道理
有些妈妈怕半夜宝宝饿,就在晚饭上加量,而且又刻意延后晚餐时间。宝宝经常是刚吃过晚饭,没过多久就睡觉了。白天活动量大,多吃一些还有可能消耗掉,晚上吃得多,又没有机会消耗,睡眠中胃肠蠕动减慢,饭菜自然就积在肚里消化不掉了。其实可以尝试给宝宝吃一些易消化好吸收的配方奶粉,既不占肚子又健康,也避免了“积食”。
水果蔬菜受欢迎
水果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它们含有的纤维有利于胃肠蠕动,易于消化吸收,平时应该多给宝宝吃,尤其是宝宝已经有积食表现的时候,更应该减少大鱼大肉,增加水果蔬菜。
宝宝积食不分季节,一年四季均可患病,所以父母应多加注意,精心呵护。一旦宝宝积食了,建议父母首先考虑通过家庭护理和中医按摩的方式进行调理,如果3天内宝宝症状不减轻,或者发烧、腹泻反复不断,应带宝宝及时就医。
宝宝积食了该如何解决呢?
1.饭后散步
宝宝吃饭之后,带着孩子出去走一走,散散步,有助于宝宝消化。
2.饮食清淡
一旦发现宝宝积食了,这几天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太多难以消化的肉类,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有助于宝宝肠胃蠕动,缓解积食。
3.食疗法
◆喝健脾汤:选用以下有助于健脾的食材和药材煲汤或者煲粥给宝宝食用:白术、土茯苓、太子参、元肉、红枣、虫草花等。
注意:以上药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为10克,每次选用1-2种即可,加上鱼、鸡、排骨等其中一种肉食煲汤煲粥即可。
◆麦芽汤:选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给宝宝喝。
注意:宝宝吃山楂水的那一两天,尽量少吃肉类。
4.按摩法
◆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按摩腹部: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宝宝出现积食妈妈不要慌张,我们可以先采用食疗的方法,然后配合使用按摩,多散步走动,很多是可以缓解的。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