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牙问题大全(推荐收藏)
后台宝妈留言宝宝好像开始出牙了,晚上闹腾得厉害,原本的睡神宝宝秒变睡渣,出牙真的那么恐怖吗?另一个同月龄宝宝的妈妈表示自己家的宝宝还没有出牙,是出牙晚了吗?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会在6-7个月的时候萌出牙齿,先长下颌两颗中切牙,再长上颌两颗中切牙,只有极少数宝宝会先长上门牙。
宝宝们的出牙,有早有晚,早的4个月牙齿就萌出了,晚的可能要拖到10个月,家长不用过分担心。
7-9个月时,长下颌侧切牙及上切牙;12-14个月时,长下颌第一磨牙及上颌第一磨牙;16-18个月时,长下颌尖牙和上颌尖牙;20-24个月时,长下颌第二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
不同宝宝的萌牙时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性别、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都有关,出牙早晚,并不意味着发育的快和慢。先来说说遗传因素,有的宝宝出牙迟、乳牙牙釉质发育不全,跟爸妈的牙齿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儿科医生统计表示,女宝宝的出牙时间普遍比男宝宝要早一点。
而城里的宝宝出牙时间又会比农村的宝宝早一点,有数据显示城里宝宝乳牙萌出的年龄平均为7.1个月,农村平均为8个月。
还有部分宝宝在出牙过程中口腔受到外力冲击,可能会影响牙龈发育,导致出牙晚。此外,还有可能是疾病原因,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是先天就没有牙苞导致宝宝出牙晚。
有的宝宝还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只要不影响牙齿的最终排列,就可以无视它。一般宝宝会在2岁半或者三岁左右长齐20颗乳牙。
“但是我家还没有满月的宝宝嘴里也有牙齿呀,会不会太早了点?”
还未满月,牙龈上的白色小点,那不是乳牙,那是马牙。
马牙是在宝宝牙肉(上腭中线两侧、齿龈边缘)长出来的白色或黄白色的小泡或小点,学名叫“上皮珠”,一眼过去,确实很像新长出来的乳牙。
马牙不是病,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会在宝宝出生后4-6周冒个泡,然后过几个月会自行脱落。不过如果宝宝到百天还没有马牙,那就不会有了。
马牙一般不会让宝宝不舒服,但是不排除马牙局部发痒、发胀,引发宝宝不适,让宝宝频繁摇头、烦躁不安、咬奶头甚至拒奶。
为什么有些宝宝有马牙,有些没有呢?
胎儿在4-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也就是牙板,牙胚就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为牙齿。
断离的牙板会因为被吸收而消失,但凡事都有例外,有时候断离的牙板会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然后中央部分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呢会老老实实待在颌骨内,有的会被排出。排到牙床黏膜上,这就是马牙。
宝宝出牙有哪些表现?
1、流口水
口水多,经常流得满嘴满脸都湿湿的,恐怕是每个长牙期宝宝经常出现的情景。随着第一颗牙齿的萌出,刺激了牙龈神经,从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再加上宝宝的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分泌的口水自然只能流淌而出。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的现象,不用过分担心,等到一周岁左右,随着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功能的完善,流口水现象会慢慢消失,不过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还是必不可少。
2、口水疹
大量分泌唾液后,一个头疼的问题会出现,那就是口水疹。因为口水中的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如何避免口水对皮肤的刺激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护理时,除了要注重及时擦干口水外,最重要的是在宝宝口水易流到的地方涂抹厚一点的保湿霜。
3、牙龈痒
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这些都是牙齿惹的祸,等到牙齿都长出来,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失。出牙阶段,宝宝睡眠也会受到影响,会表现出较强烈的烦躁、哭闹。
4、拉肚子
据推断应该是宝宝出牙的时候,口欲增强,啃的东西太多,导致口腔黏膜接触到了比平常多的细菌和病毒,从而产生了一些轻微的感染现象。此外,大量的口水吞咽入肠道后,宝宝的大便也会比之前看上去有更多的黏液。
5、烦躁
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另外,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以放松脸部肌肉,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
6、发烧
出牙本身其实并不会导致发烧症状,有了这些症状肯定是因为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补充液体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
出牙痛会持续多久?
当小牙萌出的时候,是一个小尖尖先戳出来,这个时候是闹的最厉害的,当牙齿的整个横截面出来之后,出牙痛就会消失,宝宝就会恢复正常。尤其是第一颗牙闹腾的会比较厉害,时间为三天左右,如果是几颗牙连着出,那么闹腾的时间会稍微长一点。之后的不适程度会依次递减,到了出第四五颗牙的时候,孩子甚至会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了。
其实出牙的疼痛也不是特别的疼,大概就是酸胀的感觉,不会比长智齿更难过的,只不过敏感的孩子会感觉很不爽,反应会更大一点。
方法
如何缓解宝宝出牙的不适
1.冷敷按摩宝宝牙床
低温可以麻痹痛觉神经,降低局部血液循环,还有消肿作用,是一个缓解出牙痛的好办法。
可以把一块干净的纱布蘸水拧半干之后,放在冰箱里降温,拿出垫在你的手指上,按摩宝宝肿痛的牙龈。
可以把一些宝宝的牙胶或者安慰奶嘴,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注意不是冷冻),然后凉凉的拿出来让宝宝咬来缓解疼痛。
2、准备冰冻、柔软的食物
如果宝宝不愿意吃东西、没有胃口,则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较冰冻、柔软的食物。当宝宝牙齿萌出后,试着给他们喂一些半固态的食物,从水状过度到糊状,再慢慢从糊状过度到固态状……最终可以咀嚼固体食物。
3、适时的呵护与关怀
在刚开始长牙期间,宝宝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及关怀,如此可缓和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感觉温暖与舒适。
宝宝出牙期间注意事项:
尽早开始口腔清洁。出牙前可以用湿纱布清洁口腔;出牙后就可以给宝宝刷牙了,推荐含氟牙膏。且越早开始刷牙,宝宝越容易接受。
改变不良口腔习惯。宝宝一岁后,就应该尽早纠正吮指、吮唇等行为。
添加的辅食要由细到粗。长牙后,要注意相应地调整辅食的性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有助于牙齿和颌面的正常发育。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