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为什么爸爸会以贬低女儿的方式来教育儿子?-亲子教育心理学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家里2个女孩1个男孩,女孩家里大事小事也愿意做,成绩中等。
男孩什么家务活都不干,很宅,成绩中等,
但是爸爸总是会以贬低自己女儿的方式来教育儿子好好学习。
张仁军: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精华回答者
ta的主页
很明显,这位父亲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都符合“养儿防老,重男轻女”思想指导下的行为,过度的把女儿做为“反面教材”,来刺激教育儿子,并且不顾女儿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不合适不负责任的行为。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遗传了自己身上的基因才能够出生下来,都是具有享受被父母抚养照顾的权利和义务,而这位父亲之所以会这么做,或是来源于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在做怪。
不仅仅是生男孩才是光荣才是有本事被别人看的起,更是在把自己无法完成的“光耀门楣”的重任寄托在儿子的身上,认为女孩无法完成自己内心的期望。
就像有的人想要某棵果树结出果子总是给它浇水施肥松土,对于不想要结出果子的树不管不顾一样。或者这位父亲曾经也被这样教育对待过,才会有着这样的思想认知,这些都需要去交流沟通才能够了解更多的情况。
至于如何改变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可以从改变这位父亲思想深处对男孩女孩之间差异的认知下手,平衡这些差异,合理合适的对待男孩女孩。
ZHUQIANG:以人为本,共同成长 关爱一直都在!
ta的主页
至少可以预测到这位父亲有『男女有别』的区别教育方式,很有可能是“重男轻女”,而这种“伪挫折教育”只针对女孩也让人容易觉得不公平!◎ 家里2个女孩1个男孩完全没考虑女儿的感受◎ 女孩听话家里大事小事也愿意做成绩中等
◎ 男孩在家什么家务活都不干很宅,成绩中等
◎ 爸爸会以贬低自己女儿的方式来教育儿子Ⅱ重男轻女的由来已久........◎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可以说从远古时代开始,女性就处于弱势地位。男人看重了哪个女的,强行掳走,然后在山洞里发生关系。◎到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更加严重,女人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人可“志在四方”,结婚也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在家族中基本没有人权。甚至在汉语中,譬如\"妇人之见\"、\"妇人之仁\"等词语都明显含有对女人才智的歧视,当然孔子也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极端论调!首先作为女儿你得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独立思考,你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情感独立,精神独立,然后慢慢等你长大了要学会经济独立,不依赖家庭,也不会纵容家庭对你无节制的索取。Ⅱ关于“伪挫折教育”的弊端:挫折是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在人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发生。从这个定义中便可看出,挫折无处不在。而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在他自然而然遇到的挫折中,获得教益,学会积极地面对挫折、化解挫折,而不是累计挫败,不是“刻意”创造挫折!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方式也不一样。积极的方式包括继续坚持或寻找其他策略;消极的方式则表现为攻击或退缩。如果这位父亲总是秉着“现在给你挫折,才让你不会那么脆弱”,那么这些女儿很可能感受不到他的爱,无法养成很好的感恩性格。◎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解决问题。我们口中许多所谓的“不求上进”的孩子,并非真的“不求”,而是因为“求”得太急切,数次挫败后,彻底丧失了信心。像这位爸爸的儿子,他的成绩中等,还算是可以的。很可能既贬低了女儿,又没有能够很好的鼓舞儿子,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常常因为做错事情,导致父母批评我们这个人,久而久之,当孩子成人后也会因为做错事情而否定自己,这就导致了自卑的扩散与扎根。很多人会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否定自己的努力,认为自己怎么样都不好,学习不好没有受到很好的鼓励反而是有毒的“伪挫折教育”实在让人咋舌。女儿有女儿的能干,儿子也有自己的个性智力。个性化教育而不是贬低比较,祝好!
晨兮是我呀:二宝妈,情绪释放力讲师,成为一个情绪稳定泰然自若的妈妈,养育高情商孩子。
ta的主页
从大环境来看,重男轻女的这个刻板思想,在父母身上一代代的被传承下来。这是从中华民族的家族和人类的基因上而来,渗透着浓郁的传承之情。尽管到了新时代,说是养男养女都一样,但是还是有不少家庭,一定要生到男孩为主,女儿并不那么在意。
再来看个人的情况,这个爸爸对于情绪的解读是很难的,因为他们从小的时候,父母也没有顾忌过他们的感受,一般男生更是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脆弱,所以,在女人看来很敏感的一些状况,对于男人而言,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过,所以,爸爸就认为这是我的教育方式,而并没有想到这种教育方式,会伤害了谁。
从男孩的角度来看,他会认为爸爸为什么总是拿女孩来教育我,男孩可能也很受伤,觉得自己更加不如女孩。
综上,其实爸爸的教养方式对于男孩和女孩都不舒服。如果,我们一味的想要改变爸爸,那是很难的,因为,爸爸年长以来所受的教育,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也是这样的,要去说服和改变他,特别的不容易。
如果不能改变爸爸,我们可以改变的或许就是男孩和女孩的想法了。
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爸爸,这并非他本意,只是父母的教养方式造成了他现在的状态,他也没有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
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理解女孩,我们的人生很多事情是可以选择的,唯独父母是我们唯一无法选择的,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爸爸在贬低我们,也不是他故意的,他是真的不会,也没有感受到这是贬低,这是他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尝试着告诉爸爸,你这么说我,我很不开心,会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优势,也会很自卑,爸爸能否下次不要这么说我?
当我们表达自己的弱小和无助的时候,相信爸爸也会体谅的,如果他依旧一直重复,那我们就只能自己疗愈自己,告诉自己,这是爸爸的一种手段,我并不如他口中讲的这样。
有一本书叫《正面管教》,作者是简·尼尔森,这本书是帮助父母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家长,如何更懂得孩子的一本非常不错的书籍,建议有机会可以给到爸爸看一下。祝福这个女孩!~
自由的枷锁:一个心理学的爱好者,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在追逐自由之路上艰难前行的人。心理学是我的明灯,哲学是我的武器,黑暗中,我知道很多人与我为伴。
ta的主页
一般来讲,父母贬低孩子有两点原因。
一:证明自己的权威,父母通过贬低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一般来说这样的父母会有过度照顾,过度干预的表现,因为孩子越是依赖父母,就越证明他的价值,而孩子越依赖父母,自己就越是觉得无能。
二:父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投射给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表面上在贬低孩子,而更多的是在对自己否定,是面对现实时无力无助的自我保护。作为孩子,你该知道改变别人是需要力量和能力。如果没有,你非要去改变别人,那只会让你更受伤。而在我们羽翼未丰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
我们需要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更多的受到别人负面情绪的影响。先积蓄力量,才能有所作为。
当然也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迫不得已时,离开也是一种选项。但千万不要有救世主的情结,有多少力量才能承担多少责任。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