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备研,可父母却总是想让我回家是为什么呢?-亲子教育心理学

答疑馆 | 备研,可父母却总是想让我回家是为什么呢?-亲子教育心理学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备研中,每次跟父母打电话他们总是问我过节要不要回家;
我很反感,感觉还是在试图掌控我,甚至还为这个与他们大吵一架。
从小到大好像一直是别人眼里的乖孩子,但我的内心一直是被压抑着的。

丹思心舞:优质回答者
她的主页

如果单就事论事,父母在节日临近时,问你要不要回家,是很正常的。

父母总是牵挂儿女,特别是中国的父母希望年节时能够团团圆圆,如果你在备考的节点上不想回家,是可以通过正常的沟通,跟父母说清楚的。

你觉得被控制,有比较强烈的反感,可能是将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其他一些事情上给你的控制感泛化到他们的每一个询问和请求上,形成了一种自动反应模式。

正如你第二段所说的那种长期做乖孩子、被压抑、影响了自己对外交往的感觉。

在中国的家庭,父母在孩子面前用比较威权的方式去教养也是比较常见,这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家庭传统的继承,在不同的家庭程度不同,你的情况算不算极端,可以觉察和比较一下。

不妨让自己安静地回溯一下:在家里、跟父母之间,具体有哪些让你特别感受压抑的场景、事件,你们如何互动的,去联结一下那个时候你自己的感受,以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你也提到你和父母有过大吵,不完全是一味的压抑)。

去更深入地理解和接纳双方的状态,或许你能感受到“压抑”以外更多的情绪和情感。

我记得我带儿子去海外工作期间,好不容易回国一趟、时间也非常短,我妈妈很想我带儿子回老家给她看看,我儿子挂念着跟他的小伙伴聚会的各种活动,不想回去。

我虽然也想满足妈妈的愿望,但还是尊重孩子、鼓励他自己跟外婆沟通清楚,孩子做得很好,跟外婆说,“我跟他们(他的小伙伴们)可能以后很少机会见面了,但还有很多机会去看外婆”。这样一说,外婆也没有勉强。

如果你以往没有形成这样的沟通习惯,可能有你父母的影响,但是你现在毕竟是成年人了,有能力自己去做一些刻意的觉察和矫正,用成人的态度去跟父母交流和沟通,改变这种负面的自动反应模式。

画月不画:信则有,不信则无
她的主页

你反感父母喊你回家,觉得他们是在试图掌控你,其实可能是想证明你自己。

证明自己已经不再是幼年时期的那个乖孩子,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证明自己现在比父母更厉害了,证明自己不需要他们也可以过的好了,其背后是多年来压抑的一种释放。从小你就是别人眼中的“乖孩子”,这个乖孩子是你自愿的吗?

不是,是父母对你的一种掌控,是家庭对你的一种控制。你当这个乖孩子,是因为你觉得这样才能够获得父母的喜欢,才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唯独没有得到自己的认同,因为你是被压抑的呀,你本身并不想当这个乖孩子的呀。你一直都羡慕那种能够自由出去玩,能够自由留在学校的。因此你现在脱离了父母的“掌控”后,在被父母喊着回家的时候会愤怒,会觉得他们想要远程超控你。

你想要就在学校并不仅仅因为考研,没有考研也会有其他的理由留在学校。你这样的行为是对童年时期的一种补偿。可能你可以跟父母好好的聊一聊,了解一下父母对你的教育是基于他们所处的时代限制,了解一下他们想要你回家背后的原因,了解一下他们对你所谓的“控制”是基于什么,了解一下你羡慕的那些自由的人真实的一面。可能你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情是因为你一直没有去面对,你与父母大吵一架只不过是在逃避。

Autumn:做一个阳光的人
ta的主页

理解万岁!

我觉得楼主的标题和描述,表面的表述和内心的想法似乎有点不一致哎,整体表述其实都没有什么逻辑性,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感觉描述不一定准确,特别是只有这么点信息量的时候,信息不准确给出答案的意义也不大;

那么容许我尝试猜测一下你的心理,如果对了你参考一下,如果不对也请不要介意,就当是我曾经学生时代思考的投射。

1、你有一点埋怨你的父母,他们对你提出很多高要求,但是他们其实并不懂,在教育的过程中以为你听话就可以了,并没有顾及你的真实感受,他们不理解你。

这事其实挺可笑的,父母对你说要多看书,其实他们自己并不看书,读书到底好在哪里他们并不知道,多读书会损失掉一部分童年快乐的时光他们也不知道;

父母可能希望你独立自主,甚至做很多要求来培养这方面的技能,可是太多的独立,对于父母亲情依赖就会变淡,孤独感就会增强。

我相信你父母的出发点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执行方式就有点不理想了,他们只是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也要求孩子这么做,并没有顾及你的感受,根据你的反应调整和完善教育的方式,让你成长而感受到爱。

他们成功的激发了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他们却没有跟上,不知道这个过程对你造成的副作用伤害,更加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对你好。

其实没有了理解,对别人好都是有心无力的,换位想想,你的父母此刻也很纠结,孩子以前都那么懂事听话,怎么现在反而难伺候了呢。

2、你会不会觉得你的父母有点双重标准?他们想你要你回家是他们有理,他们希望你以学业为重也是他们有理。

大部分人都是有一点双重标准的,利己主义,因地制宜嘛,但是对于一个小时候特别懂事的孩子,在慢慢长大时特别难接受这一点,因为小时候为了懂事,为了坚持这个价值观损失了多少快乐;

现在莫名的告诉你,其实还是有其他选择的,会有点价值观崩塌的感觉,这个时候真的说不出哪里不对,但内心是非常郁闷而尴尬的。

所以很多人都说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叛逆,我觉得只是现象,孩子们不是为了叛逆而叛逆,有时候是大人的双重标准,出尔反尔导致孩子的价值观崩塌了。

世界本来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是很多父母教育小孩就喜欢简单粗暴,黑白分明,而青春期就出现了价值观的冲突,从而导致了叛逆的现象,有时候我真觉得问题不是在孩子。

我不知道我这么说你是否认同,如果真的被我说中的话,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处理呢?

1、不要埋怨,你现在接触的才是真相,世间多的是灰色地带,人生充满了无奈的选择。

上一辈的人思维是偏保守的,他们不知道时代的进步这么快,大家的思想已经开放到如此程度,我们可以真实的去谈孤独,谈压力,谈选择,如果他们没有这个意识,那就由你来告诉他们嘛。

2、主动让父母理解你,挖掘并享受亲子之间的爱。懂事很多时候是压抑,小时候是父母主动,但是现在你是主动了。

父母此时年事已高,开始觉得孤独了,他们还有很强的付出爱的能力,但急迫的需要孩子爱的回馈,此刻你有主动权,用你的爱去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理解你,你们可以享受更美好的亲情。

最后举一个我反过来要求我妈的一个案例,我当年考试她也喜欢唠叨,特别烦,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比较瘦,我就说是可能我妈不懂营养学导致的,让我妈去考个营养师,自从她有了那次考试经历以后,对于考试的唠叨少了很多。

所以我从来都不推荐讲道理,行动比较有用。

回复可能有点偏,希望对你有帮助。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穆妈妈
链接:https://www.qinzitree.com/2021/12/1964.html
来源:亲子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