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理解父母的辛苦,但依旧与父母关系不好?-亲子教育心理学

答疑馆 | 理解父母的辛苦,但依旧与父母关系不好?-亲子教育心理学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爸妈在我10岁时离婚,随父亲。11岁时父亲再次结婚。
后妈对我真是一言难尽,现在我长大了,他们对我非常的友好,
但是我却很难接受他们的友好。

丹思心舞:优质回答者
她的主页

可以想象在离异和重组家庭所经历的这些给你留下的记忆和感受,也看到了你从更加一个拒绝和害怕父母的孩子长成大人后,已经有了一些不同小时候的认知:

比如也理解了父母的辛苦,也看到生母的溺爱对你的不太好的影响而不是一味憎恨后妈,等等。

相信你能在对与父母、家庭、命运的更多接纳中变得更宽广,更成熟。

我们没办法选择父母、选择家庭,也没办法干预和改变父母的决定、家庭的变化,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也不是自己的选择(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有孩子的选择、是投胎,哈哈);

但是我们来了、成长了,我们还是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那么也是爱父母的,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

可能有些我们期待的他们没有给足,还有一些是我们不想要的,但是当我们真正接纳、更加尊重和珍视他们给我们的生命和付出的养育,我们可以慢慢淡化那些不足的感觉;

因为毕竟我们长大了,慢慢有了力量去将好的和不好的做整合,那才是完整的自己。

既然你可以看到生母在爱你的同时也有宠溺、父亲在暴躁的同时也有严格,应该也可以试着理解,后妈的偏袒是一种护犊的本能(怕你欺负她的孩子、想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多利益),换做你妈妈带着你在一个重组的家庭,可能也会如此。

父亲、生母、后妈对你的态度,也带上了他们的成长烙印和核心信念,有他们背后的故事,这样会不会能让你更容易去原谅和和解呢?

对每个人、每件事,继续多用你的“两面”或者“多面”看看,你能有不同的态度,就像对于你自己好的不好的方面一样。试试看。

三三天:愿有岁月可回首,此间仍少年
她的主页

能清晰描述心中的伤痕,说明那些伤痕是刻骨铭心的,无法忘怀的,还好在那段不被理解,不被关爱的旧时光里,你安然长大成人。现在或许时不时的会想起父母曾经对自己种种不好:

父亲,对外人他友善随和,对我脾气暴躁、缺乏耐心、严格要求。

后妈在家总体上偏袒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她讨厌我,她和我一有矛盾就找我爸哭闹,我爸对我发脾气时,她会在后面乐呵呵大胆的笑,但有外人时她会表现出很关心爱抚我。
但你能来问与父母关系不好怎么办?可见你内心依然可望有个温暖的家庭,只是面对过去的种种,心里无法放开,接受他们。(很多时候不想伤害她的好心同意了,但我内心是拒绝和害怕的)为此你也不知怎么办?我觉得在父亲和后母主动向你示好的时候,自己也要学会改变。自己配合他们了,这个家也就温暖了。第一、接纳父母。无论他们曾经如何对你,要感谢他们赋予你生命。

并让在这个世上安然长大成人,感恩他们,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经过培训就当父母。他们的认知局限性是天灾,不是他们故意为之。允许他们犯错。第二、坦诚交流。有什么事和父母多沟通交流,增近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换彼此的意见,求同存异,订立边界,和平相处。第三、带着问题生活。对于与父母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搁置不理,与问题和谐相处。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与父母保持适度距离,平时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只有言,知言而行在楼主!

傅博一:你看清了事情的全貌,也就能活的更加自在
ta的主页

理解了父母的辛苦,不等于放下了对他们的情绪。

允许自己体验愤怒

我们的文化会给“愤怒”这种情绪渲染上错误的色彩,似乎生气的人就是不对的。而其中最不对的,便是子女对父母的愤怒。

这种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愤怒很多时候是帮助我们划清行为界限的工具,它本是一种中性的情绪。

但是生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我们就会压抑自己对父母的愤怒情绪,很多时候自己都体验不到,但是一旦需要我们彼此亲近的时候,就会体验到不舒服和别扭。

因此允许自己发现内心中被压抑的愤怒,其实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另一段关系中弥补

很多人期待自己的父母产生巨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不大现实的,甚至说,所有改变别人的期待,都不大现实。那么作为成年人,就要学会在别的地方弥补自己的缺憾。

比如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在磨合期,你可以和对方探讨彼此内心中缺失的部分,然后在经营爱情的时候努力给予对方这一部分。例如,被保护的需要,被允许犯错,被平等的对待,甚至是被偏爱的对待,等等。

另外,中长程的心理咨询也可以帮你弥补这一部分,心理咨询师能够给予你那些过去父母没有给到的情绪体验。

举个例子:
很多人在原生家庭中不允许被表达愤怒,因此他们就会对表达愤怒充满恐惧。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甚至会鼓励来访者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并且和来访者一起看——

你看,你表达了不满,然后呢?我可以允许你表达,而且你也不会因此被抛弃、被反击,表达愤怒就是这样的,跟你过去想象的不一样。

于是,这样的关系,就能逐渐帮来访者学会如何表达愤怒。

乐土心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她的主页

看了楼主的经历,内心涌出一种心酸、心疼的感觉,抱抱你。

也让我想到了一个人,我的婶婶。小时候也是跟你后妈似的,没有对我多好,甚至有一点点坏,但当得知我被华东师大录取之后,就开始对我格外客气与友好。但我心里的坎儿过不去,因此不太买她的账,所以她后来对我的好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银行的账户,如果前期存钱进来,后期就可以使用甚至透支。你后妈对你,有点类似于前期透支,现在开始偿还债务。

如果你后妈真的悔过自新,你可以给她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也可以不给,只要你高兴。

为什么伤害我们的人只要请求原谅,我们就一定要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呢?明明是已经发生的,历史更改不了。

所以,你的选择应该根据自己的本心,不再委屈与将就,这样你才能够因为能做你自己而越来越健康地成长。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穆妈妈
链接:https://www.qinzitree.com/2021/12/1982.html
来源:亲子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