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这三点,正确认识孩子沉迷游戏-亲子教育心理学

理解这三点,正确认识孩子沉迷游戏-亲子教育心理学

1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
前几天,在饭桌上,一位长辈突然问我说:“乐天,你是学心理学的,你可以给我讲讲怎么让我儿子不打游戏呢?”

然后对我诉说了很多她儿子的“种种劣迹”,以及他们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管作用的故事。

我觉得这位长辈太难了。

难在教育孩子之辛苦,难在不被理解之焦虑。
孩子也太难了。

难在天性被压抑,难在身陷囹圄还被落井下石。

我自己也是一个重度游戏爱好者,于是我给这位长辈谈了一点自己的见解。

2
追求快乐是人类的天性,经历苦难是人生的必然。——弗洛伊德
玩游戏最重要的就是快乐,无论是感官上的愉悦还是玩法上的趣味,亦或是游戏故事深刻的内涵,都会让人产生精神上的愉悦。

对于孩子而言,缺少父母的陪伴,缺乏同伴的相处,游戏则是获取快乐最容易的途径。

父母担心孩子走上歧途,担心他未来的生活,对孩子玩游戏的态度往往是一致的:说教,批评,严令禁止,甚至打骂,最后无可奈何。

孩子们的策略也很一致:不听,耳边风,偷偷玩,更加沉迷。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体验,长大后可以自由自在的玩游戏了,可是再也找不到当初偷偷去网吧玩游戏的快乐了。

一方面游戏已经不是那种失而不得的东西了,另一方面,追求快乐的方式也变的更加成熟了。

3
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托尔斯泰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知道他对自己的看法吗?你知道他的追求是什么吗?或许你觉得,孩子按照我们的构想发展,就肯定没错了。

传统中华文化里崇尚父母权威,可悲的是这份权威里少了对孩子的尊重。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的权威一天天减少。

没有了权威,孩子为什么要听父母的话呢?

最近《狮子王》上映,其中一个让我感动的点是,里面辛巴对父亲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不是吗?”

不妨试试吧,放下权威,做孩子的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4
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国语·周语下》
让人沉迷的游戏如同洪水猛兽,越是封堵越是有极大的吸引力。

就像为什么有洪水,是因为上游雨水下的太多,汇聚成的河流自然要留下来,而遇到狭窄的水道,就只能另辟蹊径。

从这个维度来说,沉迷游戏,可能正是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想要通过游戏来逃避和放松,却遇上父母对游戏的围堵。不是在此刻发泄,就是在今后爆发。

我对长辈说,堵不如疏,这是对你最大的建议。

在这个过程里父母会很难,会很担心,但孩子也终究会用他的方式长大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排版:Survival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穆妈妈
链接:https://www.qinzitree.com/2021/12/2009.html
来源:亲子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