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原生家庭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原生家庭-亲子教育心理学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有一句转载很多的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似乎谈到原生家庭,聊不幸的人多,说幸福的人太少。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喜欢去挖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创伤。可是,越挖越发现自己还是那么痛苦,甚至更痛苦。于是不断验证:“我们爱的人最有能力伤害我们。”
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许是因为你只有锤子,所以你就只会去锤这锤那,其它东西对你来说都是钉子。巴菲特的最佳搭档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
精神分析中回溯过去的思路,只是理解人的一种方式,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方式。更何况,原生家庭并不是单一的平面,不是只有创伤部分,还有很多面有待我们去发掘,去寻找。
前两年我写过一篇《你不知道的关于原生家庭另外50%的真相!》,文章表达了原生家庭带来创伤的时候,也可能蕴藏着些资源和力量,却被大家忽视了。
绝大多数读者都觉得受益匪浅,有少部分读者看完很愤怒,留言表达:有些事情确实是原生家庭的问题,事实就是如此
确实,原生家庭的问题有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如此,你可以选择不原谅,可以选择保持愤怒。
只是,多一个维度去了解原生家庭又有何不可呢?
我在中科院的婚姻与家庭课程的学习中,记得有位老师分享的一个案例。
一位女孩抑郁,咨询中谈到原生家庭,很怨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她跟随父亲生活。父亲的情绪很不稳定,常常打她。后来没过几年,父亲把她扔在奶奶家,就不管不顾,离开了。所以她一直很怨恨父母抛弃了自己。
这个案例中,女孩确实有理由怨恨,可是这怨恨只让她越来越痛苦,越来越抑郁,越来越没有力量感。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咨询,她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方式。她发现,当时父亲做了最好的选择,那就是离开她,因为父亲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她,所以能给她最好的就是给她选择更好的照顾者。事实也是如此,奶奶给予了她很好的爱与照顾。
如果你总想着找原生家庭的过错,那你肯定能找到创伤点,因为没有完美的家庭。而当你换个角度,换个思维,你会发现一些你曾经忽略的东西。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确实很大,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源头。如何利用这个源头,取决于你自己,选择权一直在你手里,是你选择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西尔维娅·布洛迪教授研究了几十年的儿童成长。在她七八十岁时,回顾自己研究中的感悟,她只是很简单的说:“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要的东西。”
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源头的素材创伤太多,美好太少,我们也很难协调内心的冲突。那这时候如何去修复过去的创伤呢?
每一段关系都是疗愈的机会。
《都挺好》里苏明玉深受原生家庭给她的创伤。但是师父给她的关怀,石天冬给她的爱,这些资源渐渐疗愈了她。让她不再感觉孤身一人,让她有力量去原谅父亲苏大强。
人的学习、成长能力是很强大的,所以我们没有尖锐的牙齿、没有利爪、没有丰满的皮毛,依然可以在残酷的自然界活下来,并且能够改造环境,能够不停超越过去。
如果身边没有疗愈的关系怎么办?
拥有疗愈的关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关系的滋养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成,需要双方的共同维系。如果没有疗愈的关系,那就建立好和自己的关系,学会自己爱自己!
没有合格的父母,那就学会成为自己合格的父母;
没有无条件爱自己的父母,那就成为无条件爱自己的父母。
就像经典绘本小红母鸡不停重复的那样:“那我就自己来吧!”
在受伤的时候,没人拥抱,没人鼓励,那就先自己给自己拥抱,自己给自己鼓励。而不是在受伤的时候再继续给自己伤口撒盐,对自己说:“看你就是没人爱,你就是笨蛋,你就是永远都得不到爱!”
在成功的时候,没人鼓掌,没人欣赏,那就先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欣赏自己,给自己奖励。而不是在值得骄傲的时候给自己泼冷水,对自己说:“这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小心得意忘形,下次输得难堪!”
当你能够成长起来,当你懂得爱自己,你会发现爱一直都在,力量也一直都在,只是从前你没看到而已!
排版:Survival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