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教导孩子过程中如何避免爆发负面情绪?-亲子教育心理学

答疑馆|教导孩子过程中如何避免爆发负面情绪?-亲子教育心理学

by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我在辅导孩子时,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怒火攻心,恨铁不成钢,总是大声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做对?不是说过很多次吗?下次能不能做好诸如此类,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会向他道歉,保证自己会改正,但下次依旧故态复萌。我该怎么办?

Sai:心理学从业人员
Ta的主页
你好!网上的段子都说: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辅导作为,这让很多家长头大,也是大家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是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提到的,对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一些建议,以下是我摘录的一些辅导孩子作业的方式方法:每天,在孩子回家后问孩子有哪些作业,然后根据孩子的内容难易程度,分成三个阶段,先做简单的,再做难的,最后是简单的。你告诉孩子,如果你抓紧时间写的话,20分钟就能写完;如果你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的话,你就可以出来玩耍20分钟,如果没有完成就要减少玩耍时间。给孩子规划一下,越快写完玩耍的时间越多,越慢做完玩耍的时间越少,而且做作业错误多的还要减少玩耍的时间。这样在小学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等孩子有了经验,到后面孩子长大一点,到孩子上初中、高中,他就可以自己规划起来。先做简单的、再做难的、最后做简单的,这样他感觉很快就做完了,难得放中间,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以下是一些情况的举例分析:1.孩子作业写得潦草,您怎么做?✘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得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甚至气得把孩子的作业撕了。▲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孩子会对自己充满信心。2.孩子考试不及格,您看到成绩单后怎么做?✘错误做法:训斥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人家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3.孩子问了个问题,您不会,这时您会怎么做?✘错误做法:不高兴:“别瞎问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点啥。”▲结果:孩子心里想:“哎,没劲,总说学习学习,烦死了,不问就不问。”从此,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正确做法:高兴地对孩子说:“孩子,你能问这么难的问题,证明你动脑筋了,不错。可是我也不会,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吗?”▲结果:孩子心里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3.孩子该睡觉了,作业却没写完,您会怎么做?✘错误做法:训斥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看。★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一些后果。▲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4.孩子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不写作业,您怎么做?✘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暴君”。★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供您参考哦!

赵武后浪心理:壹心理一星答主
Ta的主页

的确是通病,我也是家长,日常也辅导作业,同感。孩子的作业是语文数学,家长的作业是觉察自己。家长总想把孩子的作业做好,却忘记了自己的作业。孩子作业只是一个出口,源头是我们心里有很多恐惧和不满的情绪。这些恐惧或不满,是日常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攒的,对自己的不满,对他人的不满,对竞争、比较的恐惧,就像一个水库一样,蓄满了水,只是我们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但遇到一些节点,比如夫妻争吵,家人生病,还有孩子作业写错写慢,这些水就会喷涌而出。我们自己都会纳闷,不就是写个作业嘛,我至于发这么大火嘛?焦点不在孩子的作业,而是我们家长自己的作业。把水库要定期清空,时常觉察自己,释放、放松自己,成长自己,把自己的作业做好了,孩子的作业也就好做了。

谷哒:二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很能理解你为孩子担心的心情,我们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心情。题主已经通过现实知道的是,【如果单从只是知道这样不好就去改变行为,题主自己是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题主的潜意识影响题主的行为。那么推测有两点原因。1.题主过去做错题或者做错事会被怎样对待呢?是不是被打被骂?所以题主会避免犯错被打被骂,就不允许自己犯错。所以题主认为【犯错就会被打被骂】。而题主把这个观念放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所以题主为了不让孩子被打被骂,就要求他不允许犯错。2.题主在过去由于不允许自己犯错,所以题主自己没有去探索如何做会更好,所以题主没有去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或者通过别人帮助相信题主可以把问题解决,那么题主就会【不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而因为过往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所以会出现失控的感受】。所以题主把这个想法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就是【不相信他可以做到】,哪怕有别人的帮助也不相信他可以做到。题主虽然想帮助孩子,【但是由于题主不相信孩子能做到,所以题主很是焦虑着急(这是由于自己失控的感受的体验),于是做出这样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且让孩子感到受伤的行为。】所以,题主知道自己焦虑是因为自己曾经有失控的感受,现在孩子写作业并不是之前发生的事。题主要知道,【孩子是有能力的,孩子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就学会的】,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而已,所以当题主意识到这点,【题主就会允许孩子犯错,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知识】,而不是想去指责埋怨他,【而当题主感到焦虑时也知道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焦虑,就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自己做个疏导,就会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指责的行为。】这样题主才会改变行为,这是题主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说说孩子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做错呢?1.【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题主要去看孩子哪里遇到了问题,是知识没会吗还是什么原因,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题主要和孩子【沟通】,题主要听孩子说的话,而不是只是自己认为,题主根据孩子说的话判断哪里出了问题再想解决办法。2.【孩子心理上遇到了问题】①在学校的原因这可能会有老师对待他的态度、语言、行为让孩子感到不舒服。也可能是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出了问题。这两种原因影响到孩子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孩子心理会有很多想法和情绪,从而导致影响孩子学习,而孩子自己不知道怎样解决,那么家长需要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解决心理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②家庭原因很多孩子身上的问题出自家庭的不幸福。除了孩子在学习上题主有这样的态度,那么在生活中,题主与爱人的关系如何,题主与爱人是如何对孩子的?【是让孩子感到家很温馨还是感到家里充满了争吵?】【题主和爱人的行为是否对孩子造成了伤害?】题主和爱人如何对孩子定义的?【是让他认为他很好、很可爱,还是都在贬低他不好他很糟糕?】建议题主学习如何与爱人、孩子【沟通】的方法,以及【教育孩子和经营亲密关系】的方法。希望回答会对题主有帮助。
我是谷哒。愿您一家幸福美满,和乐融融。以上

叶子:壹心理一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从你的表述中感受到了你目前的困境,你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看见孩子做不对会很铁不成钢,会训斥孩子,但冷静下来会耐心和他沟通可发现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你希望做出改变,心疼的抱抱你。当心理预期和需求与现实产生差距时便会产生情绪,你期望孩子可以做好,但事与愿违,产生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理解自己,当家长总不是那么容易的。参考,一篇网络小文章,《我妈妈今年八岁》。可以看看龙应台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辅导孩子作业确实需要一定的耐心。当您想要呵斥他时,可以先试试通过深呼吸平稳一下自己的情绪。

☺不知道您的孩子目前处于哪个年龄段?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通常在辅导幼儿班到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当孩子写正确或回答我的问题正确,我会表扬孩子,如【你看你怎么这么棒,进步很大哟】,并辅导完后基于孩子一定奖励,如他爱喝的饮品啥的。我也会遇到孩子说古诗词难背,那么我先背一遍给你听,你看其实不难的对不对,咱们努力尝试。

【建立起表扬机制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给予孩子反馈】 初中阶段建立奖惩制度,【“威逼利诱”是很好的方式之一】通过跟孩子交流达到交换“你把书背了,我带你去公园”满足孩子需求。尽量不抨击孩子如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孩子需要安全感,需要父母的认可,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会更适合。祝好。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穆妈妈
链接:https://www.qinzitree.com/2021/12/2100.html
来源:亲子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