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疗愈来自父母的伤害?-亲子教育心理学

何以疗愈来自父母的伤害?-亲子教育心理学

来源:网络

当我的父亲过世,我意识到有些事已经被永远的改变了。

我父亲的爱恣意且不加隐藏。每当我把事情搞砸,其中一句他最喜欢说的就是:你随时都可以回家。在生活的艰难时刻,他会寄给我一封手写的信,通常会引用《圣经》,但也一定会加上一些鼓励和引导的话语,提醒我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我知道,当他见到我时,眼睛里会闪烁怎样的光芒,尤其是当我不再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城市之后。我很确定,我的兄弟们也会看到同样的光芒。

我知道我的丈夫爱着我,但我得承认,要等到他的眼中闪光,我不知道得离开多久。我们已经在一起太长时间了。

我父亲的爱或许是我所体验过,最为纯粹的爱了。我非常幸运。

一、如果你不是那么幸运…如果你的父母曾经伤害过你,又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听过几百个这样的故事,这些曾经是孩子的成年人,诉说着从本该照料他们的人手中经历的痛苦。他们或许从来没有真正地作为一个孩子而生活,而是不得不在几乎一瞬间长大,来应对日复一日的嘲讽、贬低、谩骂或漠视。他们也许吸收了这些“我自己不重要”的信息,为自尊和自我价值而挣扎多年。

“我记不得太多。记忆是模糊的。我确实记得的是所有那些争吵。”

“我只是做了我不得不做的事。我尽量不要在他喝醉的时候出现。”

“某一天我母亲表现地极为亲切,但接下来却极为粗暴地对待我。她总是说,这是我的错。”

“我没法跟任何人说,但我和兄弟们总是饿肚子。我会在能找到食物的情况下做饭。”

疗愈创伤的方法并不是追溯到过去,去怪罪父母的不足之处。仅仅去埋怨、怪罪可能会让你现在原地,沉溺在痛苦、愤怒甚至恐惧之中,而且你还有被过去所束缚的风险。它会让你带着巨大的伤口在社会徘徊,因为自己糟糕的童年,而觉得整个世界对你有所亏欠。

但是忽略这些创伤同样不健康。

毫无疑问,童年是晦暗的。这并不公平 ——甚至是一种残忍且故意的伤害。

二、如何从不健康的教育中自我疗愈?
疗愈的第一步是意识到问题。

几年前我有一个身材魁梧的男性来访者,我叫他詹姆斯。他患有严重的强迫症。他会觉得自己需要按照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日程,日复一日地过着同样的生活。这种想法让他抓狂。他的脾气也很糟糕,在和家人发生争执时会有些暴力。他对心理治疗的效果抱有怀疑,但愿意一试。

药物治疗极大地缓解了强迫症,通过我们的咨询,他的一些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也有所改变。但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我们的第三或第四次咨询之后,他透露了曾经被祖父性侵的经历,他的眼眶很快充满了泪水。

我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的愤怒和当时所受到的侵犯有关?”

他看着我,一开始有些疑惑,之后从他眼中传来了认同的光芒。

“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不想让任何人招惹我。”

在詹姆斯的人生中,这是他第一次认识到成年的自己与儿时的自己之间的联系。这看起来理所当然,但他之前却完全低估了童年创伤对他造成的伤害。

三、低估痛苦并不会消减它的影响…
有很多人也会做出一样的事情。

你的过去并不一定会影响你。但你可能会认为,如果我拒绝或者低估它,就能让事情处在掌控之中。或许让人有些悲伤,但并不是这么回事。那个恐惧的小孩,震惊的小孩,饥饿的小孩,孤独的小孩,需要关注的小孩…那个孩子仍然在你的身体之内,等待你去发现和理解。

那么,你要如何从过去的伤害中治愈自己呢?

四、治愈四步走:发现、共情、连接、倾诉
1)发现现实中所发生的事情
“发现”意味着允许自己去认识到成长过程中影响自己的事件,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是拒绝或者低估这些被施虐或是忽略的童年经历,会让你在情感上被困住,更容易让这些经历的负面影响出现在生活之中。

2)对自己共情
如果一个孩子带着手臂上流血的伤口跑向你,你不会说:“好在手没断。”你会帮这个孩子止血,并安抚 ta。

这就是所谓“共情”。看到别人的痛苦,同情造成痛苦的不幸,并尽力帮助别人。你也可以对自己共情。这并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沉溺过往,“活在往日”。事实上,对自己共情正是最有可能领你从过去的泥淖中走出的方法。

3)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允许痛苦露出水面
这件事做起来比听起来难。詹姆斯在下一次咨询中说:“我从来没想过我会在别人面前流泪,但是这样我感觉舒服多了。”

去体会自己的所有情绪会很困难。你可能想要完全远离痛苦的情绪。你或许会告诉自己:悲伤或愤怒的情绪并不好受。你或许真的害怕感受到痛苦。你可能已经习惯于要么麻木,要么陷在某种情绪之中。你或许觉得保持愤怒会让你更好受,因此什么事情都能激起你的怒火… 又或者停留在恐惧之中,因此你总是忧心忡忡。

尝试冒着风险去改变 ——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去做事情确实会让人害怕,但会很有回报。就像泰伦斯·雷亚尔(TerranceReal)的书《我不想谈论这件事(IDon’t WanttoTalkAboutIt)》所说:如果你感觉不到,那就好好活着。

4)将你的经历向你信任的人倾诉
学会如何抚平自己的情绪痛苦,或许能够给你带来儿时从未有过的安全感。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人愿意去理解和帮助你。

不管那个人是你的父母、好朋友、还是咨询师。总有人愿意听你诉说,但你需要找到踏出倾诉的第一步。

排版:小鲸鱼 远方的你别回头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穆妈妈
链接:https://www.qinzitree.com/2021/12/2140.html
来源:亲子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