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父母经常吵架,动不动就吵,不知道怎么办?-亲子教育心理学

答疑馆 | 父母经常吵架,动不动就吵,不知道怎么办?-亲子教育心理学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父亲觉得我是教育的失败品,说是自己教育失败。他承认自己是有过错,但又都归咎于母亲,在一次吵架中他想把她掐死,是真的在掐她脖子,我好多次使劲才拉开他的手。

父亲又开始指责母亲那边的亲戚一家人是如何不好,说自己这边的一家人没有他们那边坏。他总觉得母亲才是不好的,感觉都是她的错一样。可他自己也不以身作则。我觉得自己不如死了算了,反正一生注定是悲剧。

藤原千花书记: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一直得不到肯定的我们】

或许你一直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再做得更好一点,也许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如果我再懂事乖巧一点,他们也许就不会烦躁和焦虑;如果我考试的成绩更好一点,他们也许就对未来更有希望。

就像我小时候比所有同龄的孩子都更加早熟,比普通人更加努力地揣摩过爸妈的心境和难处。很少和爸妈争吵,是因为害怕引来更加难以控制的针锋相对。即便我们的家庭关系比其他家庭变融洽和谐,我的潜意识里依然很缺乏安全感。

无论做得多好,爸妈都很少给予肯定和表扬。在他们眼里似乎只看到我的不足和缺点,这让我感觉到委屈,更伴随着深深的不安,害怕他对我不满意,害怕他们对我失望,连带着家庭也就摇摇欲坠。

【成年后的和解】

只是成年后当我觉得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父母慢慢老去,我逐渐发现,原来他们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努力生活着、坚持以自己的方式保护这个小家庭的中年人。

他们也有压力和痛苦,他们也有茫然和无奈,想要使力,却不知道如何才能走近女儿的心。

虽然如今仍然想起儿时和他们势不两立的场景,有时候,爸妈的批评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觉得你不好,只是希望你能够更好一点却选错了方式。

他们害怕如果你不够好,以后的路会很难走,更害怕如果有一天你飞向远方,他们微薄的力量根本帮助不到你。所以他们总是忍不住选择那个见效快、伤害大的“激励法”,期冀着你的翅膀可以在打击之下变得再硬朗一些,可以承受住更多的重量。

而年少的我们,总是充满意气又敏感胆怯,将真切的感受在心头绕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他们不懂我突然的愤怒和发飙,更不知道我到底需要些什么,于是只能在得到我失望的叹息之后无奈地放任我远去,想要抓住我,却又不知道该从何抓起。

【如果说出来,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父母总是喜欢把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强加在自己身上,哪怕知道是出于爱,也依然不堪其扰。也有人和我说,妈妈总是这也管、那也管,唠叨个没完,还把我当小孩子,真的很烦。还有人说,对父母的逼婚感到失望,感觉在这件事上两代人永远也无法互相理解。

的确,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莫过于“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儿全给你,哪怕你不想接受”。可是啊,抱怨着父母顽固不化的你有没有想过,你又何尝不曾“坚定地做着自己认为好的事”、“坚持着自己认为对的观念”呢?

其实啊,相爱的人都相似。没有人不希望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对方,你不厌其烦追求的“肯定”和“理解”,本质上也一样是希望父母接受你认为好的东西,只不过换了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与其互不理解、渐行渐远,不如主动和父母和解吧。只要多表达、多沟通,你要相信,哪怕他们并不擅长、并不了解,也一样会努力地想要靠近你的。就好像妈妈总是摆弄不明白微信软件,但她依然会去学习,只为了和你多说几句话,看看你为数不多的没有屏蔽她的朋友圈。

也许这个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但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目送着哭啼啼的你走进幼儿园一直到送你迈入大学、再帮助你融入社会,父母等待你学会为人、学会处事的时间,远远比这漫长得多啊。

熊猫君刘女士:逻辑小怪物,热爱生活。
ta的主页

您好,我是熊猫君刘女士。
我很心疼你的遭遇,我也能体会你的绝望,面对父母的争吵受伤最大的永远是孩子,我想要告诉你无论你未来作出任何一个选择。你都是无辜的。我不知道你年龄,但能明显感觉你应该还没有独立,而且应该还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所以你才会那么无奈。我很想告诉你有些事情只要熬到长大就好了。你独立有了自己事业家庭生活和原生家庭分离成不同的单元以后,就好了。可是我知道对于一个少年来说,长大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亲爱的朋友,我们必须要面对残酷的一些事实,并且清晰的知道,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和你一样在挣扎着。我们对于自己父母的崇拜信任盲目的模仿,都是我们变得痛苦的原因。

父母很难有完美的。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并不懂得教育。他们会随意的把自己生活上的不甘心,事业上的不顺利,各种不合心意的愤怒情绪,都过度地转嫁给孩子。他们会把自己人生的失败归结于别人,甚至归结于自己的孩子。这个时候,愤怒的责骂,家庭暴力,诸如此类的伤害就接踵而至了。我看到这个市面上卖给父母的书太多太多了,他们都在讲如何教育你调皮的孩子,如何更好的建立亲子关系。他们都在帮助父母解决育儿的困扰。可是,市面上却很少有一本书,教会孩子,如何在面对父母伤害的时候,学会保护自己的心理世界。父母子女,父母永远是这段关系的主导者,权威者,控制者。我们没有办法给父母建造一所大学,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们保证婚后不家庭暴力不背叛不伤害。孩子,在这段关系中就非常的被动了。因为一个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在其成长的前十几年父母的作用太关键了。而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这是一份多么重要的社会责任。亲爱的朋友,我们的确难以选择自己的出身,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甚至我们当初能不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决定权从来都不在我们手里。但我们的的确确拥有死亡的权利。可是,人活一世终究是难得,既然我们有了这一条命,你就因为家庭的痛苦而放弃了自己,你还没有看到更多的风景,走上属于自己人生,你就失去了自己。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你要知道。你的人生还很漫长。你除了放弃自己的生命,你还拥有很多很多改变命运和选择的机会。
你可以通过学习考学的形式成就自己的职业方向,
你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攒钱慢慢的走向独立。你可以选择去旅行走遍大好山川。你可以尝试甜蜜的爱情感受幸福浪漫。你可以尝遍所有的美食经历所有的美好。

这些都是你可以的选择的。但选择的前提,是你必须要坚强勇敢。你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如果你想改变你的境遇。你大概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不希望你就这么早早地放弃,但凡还有一点希望都该竭尽全力的去拼搏。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该自己来书写。——————————我们来复盘一下你提供的信息。你可以通过冷静的分析,了解到一些事实。【1】你的父亲认为你是教育的失败品。他把教育的失败归结于自己,很多的时候归结于你的母亲。甚至在吵架中掐了你母亲的脖子,想至她于死地。这点让你很难受,被自己的家人否定,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你还需要对此负责。你的父亲让你背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事实上,你的父亲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他冲动易怒,而且有暴力行为,会把很多责任都转嫁给他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不选择积极的解决,而是抱怨责骂。这就说明,你的这位父亲可能自身认知就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你要知道,孩子从来不该成为父母的【产品】,而你的父亲把你视为失败品,就体现了他对子女的物化和不尊重。
【这不是你的错,你也不是什么失败品】。我推测很有可能,你和你的母亲只是你父亲愤怒的发泄对象而已。你的父亲一定过的很不顺利,肯定遇到了一些工作上的勾心斗角和生活的难关。但他的心态非常的消极,所以但凡你有什么差错,他都会让你承担责任。他会说是自己教育的不好,但是他不会惩罚自己,他会惩罚你和你的母亲。而你的母亲看起来应该是比较弱势的一方,面对这样的暴力事件,女性应该需要意识到这个男人可能难以继续相处下去,不然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但你的母亲似乎还是忍让的。一个会责骂人的父亲,一个不能保护孩子还一味的争吵或者忍让的母亲,的的确确会让你很为难,甚至会让你产生自己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做的不好?是不是自己真的太差了所以才导致了今天这一切?【2】你的父亲和你母亲的婆家关系存在着矛盾,成为了他发泄的一个口子。“父亲又开始指责母亲那边的亲戚一家人是如何不好,说自己这边的一家人没有他们那边坏。他总觉得母亲才是不好的,感觉都是她的错一样。”其实,这些问题无论上一辈人是怎么结下的梁子,都不敢让你来听。但是你的父亲根本不顾及你的感受,会强调母亲婆家的种种不好,这说明你的父亲对你母亲的婆家已经埋怨许久。这种不满的情绪,也导致了你的父亲会打你的母亲。他肯定在过去受到了很多的压抑,所以不懂得去爱护自己的妻子,反而把暴力对向了自己的家人。综上所述,你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虽然已经成年,但却依旧不稳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亲爱的朋友。我们必须要理解。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父母有很多的缺点,他们甚至会言行不一,他们甚至会伤害我们。亲子关系无论再怎么说爱。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阳光背后的阴影。那就是,我们曾经视为偶像的父母也是一个普通而不能再普通,缺点一大堆的平凡人。我并不是叫你原谅你的父亲,也不是让你合理化你父亲那些过分的行径。我是希望你知道,他们和普通的人没有区别。而你,并不应该为他们错误赔上自己原本光明的未来啊!——————————我给你的建议是:【1】给自己做足够多的心理建设,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不要自我怀疑。自我责备。你也许做的不好,你也许也有很多不足,但这都不是你父亲这么对待你和你母亲的理由,所以你也没有必要因此而痛苦。你需要不停的告诉自己。你没有什么大的过错,父亲的话也不要想的太重,你自己怎么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最为重要。不要被家庭的情绪所影响。尽量去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做一些有意义的锻炼,去画画看书练习吉他。坚持学业,让自己自信起来。你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打基础。当遇到你父亲暴躁的时候,你能远离就远离,能去看书就去看书,千万不要去怼一个已经失去理智的暴躁的人。不要让他的消极情绪干预到你。【2】学会自我保护,也要学会保护你的母亲。你需要和你的母亲谈一谈,我认为你父母的夫妻关系一定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婚变的概率。所以你要和你母亲沟通。你的母亲也许现在也和你一样在痛苦中。你的母亲现在很需要你的支持。如果父亲再次发火伤害你或者你的母亲,一定要学会向外界求救,打110也好,找你认识的亲人帮忙也好。一定要保护好你的家人。——————————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分析和建议。我亲爱的朋友,成长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这意味着我们终于要面对这个世界诸多残酷的真相,而且自己强大起来。因为只有自己能保护你自己。我知道长大的路铺满荆棘,我也希望你能坚强的一路勇往。加油吧!

Yunxi _213: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你好,孩子。抱抱你❤️
特别心疼很多孩子要在父母的争吵中度过,因为爱争吵的父母们的内在小孩都没有长大,所以才会不断地争夺权力,想要支配对方,想要控制对方。从你的留言中可以看出,你的父亲是典型的指责型的人,他们的信条是“我绝不可以表现出软弱”。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断地打扰、指责他人以及环境。喜欢说:“都是你的错”、“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不会有麻烦”“你从来没做对过一件事情!”
而指责型的人,内心深处的独白是:只有让别人听我的,我才是有价值的。他们通过指责别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有一种我比你好的优越情结,实则是自卑心理的原因。比如说,你的父亲总觉的自己的家人们都比你母亲的家人们好,就是这样一种优越情结。指责型的人经常会体验到愤怒、挫折、不满和对周遭的不信任;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脆弱和孤独的,只是不愿意承认。所以,当你了解了你的父亲原来也是脆弱孤独的,你可能也会同情他,他只是用指责的模式来应对这个世界,这也是他的原生家庭的一个复演。
每个父母都曾经是孩子,他们会受到自己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有些还会有心理创伤。如果他们没有觉察,没有觉醒,他们依然会用错的教养方式影响到他们的孩子。所以,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你的童年虽然已经受了父母的不幸的影响,但是,你是个有觉察的人,你知道劝解父母争吵,你知道向平台说出自己的困惑,所以,你可以让原生家庭的车轮给停下来了。
没有谁的一生注定是悲剧的,而是你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幸福的生活?悲剧的生活?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可以左右你的人生,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选择权在你自己手里。
孩子,接纳你不能改变的,比如父母的关系,这是他们俩的关系模式,你只能接纳;改变自己必须改变的,比如你的生活状态,为什么父亲说你是他教育的失败品,一定程度上你可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你完全可以改变自己,做一个优秀的自己。你的改变或许是整个家庭改变的起点。
祝福你!❤️

双人鱼清蒸:觉知当下,敬畏生命,过有趣人生……
ta的主页

我们一起脉络梳理:【1】[父母经常吵架],[动不动就吵]。⊙他们[吵架]有什么深层原因吗?⊙还是他们习惯于这种[沟通方式]?【2】父亲觉得我是教育的[失败品],说是[自己教育失败]。⊙父亲为什么会这么想?他觉得你的[教育失败]在哪里?⊙他定义的[成功的]教育是怎样的?【3】他承认[自己是有过错],但又都[归咎于母亲],说是[母亲导致的],过分的是[正是因为这样],在一次吵架中[他想把她掐死],是真的在掐她脖子,我好多次使劲才拉开他的手。⊙他说的[过错]是指什么?⊙这又和母亲又有什么关系?⊙似乎这是父亲的[心结],也是他们吵架的[导火索]。【4】父亲又开始[指责母亲那边的亲戚]一家人是[如何不好],[说自己这边的一家人没有他们那边坏]。⊙不知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你父亲还迁怒于[娘家人]?⊙不管怎样,作为父亲,他的[心智并不成熟],停留在非黑即白[二元论]的阶段。【5】他总觉得[母亲才是不好的],感觉[都是她的错一样]。⊙父亲似乎害怕被[负性]评价,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于是他[条件反射]似的将[包袱]甩给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母亲]及母亲的家人。【6】可他自己也[不以身作则],你觉得自己[不如死了]算了,反正一生[注定是悲剧]。⊙感觉你藏着很多的[秘密],想寻求帮助,但却没有决心彻底解决,有些情绪低落,还对未来[不报希望]。⊙要知道,原生家庭,改变不了,但你是自由,你的意志和思想是自由的。⊙如果你愿意,即刻起便可以让自己做成自己想要的的样子。祝你好运!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穆妈妈
链接:https://www.qinzitree.com/2021/12/2141.html
来源:亲子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