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9岁嫁给王子却抑郁自杀丨相比梅根,戴安娜输得太惨-亲子教育心理学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她19岁嫁给王子,遭遇骗婚出轨,抑郁自杀4次:相比梅根,戴安娜输得太惨了!
他终于拥有了,母亲渴望却未能得到的,自由人生。
01哈里王子退出皇室,罪魁祸首是梅根?
哈里王子最近干了一件“离经叛道”的大事。
身为英国王子,他本就拥有“躺赢”的财富和地位,最近却公然宣布:和妻子梅根一起退出英国王室,从此当个普通人。
在崇尚血统高贵的英国社会,退出王室,等于公然打女王的脸,英国皇室所有高级成员都表示“对哈里极度失望”。
媒体纷纷猜测:哈里王子为什么这么做?
一千个媒体有一千种解释,知情人认为,哈里王子退出皇室最关键的原因,不仅是梅根,还有他的母亲戴安娜。
一句“惊艳绝伦”不足以形容她,戴安娜最广为人知的,是她在慈善事业上不予余力的投入,以及她和查尔斯王子一地鸡毛的婚姻。
40多年前,17岁情窦初开的戴安娜,遇见了30岁的查尔斯,青涩萝莉敌不过圆滑大叔的糖衣炮弹,最终沦陷在爱情的泡沫里。
彼时,戴安娜和查尔斯见了13次面,随即订婚。
两年后,英国皇家为他们举办了一场轰动世界的世纪婚礼。
戴安娜不知道的是,查尔斯的情人卡米拉就站在婚礼现场最瞩目的地方,面无表情的围观他们。
激情似火的卡米拉拴住了查尔斯的心,就在婚礼前一天,查尔斯还在电话里对卡米拉说:我爱你。
而戴安娜似乎只拥有“威尔士王妃”这个头衔,查尔斯娶她的理由仅因为她是“处女”,娶她进门可以让大家(皇室)都体面。
结婚前夕,记者问查尔斯夫妇:你们真心相爱吗?
戴安娜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
查尔斯避重就轻的回答:视爱情如何定义。
后来戴安娜回忆,查尔斯的话“伤透了我的心”。
事实证明,查尔斯的确只想找个人“传宗接代”。婚后没多久,戴安娜就怀孕了,让她崩溃的是,查尔斯对自己毫不关心。
卡米拉的存在被曝光之后,查尔斯心疼卡米拉被三个记者盯梢。
对于戴安娜每天被几十个记者尾随、压力过大患上产后抑郁,查尔斯却不以为意。
为了挽回查尔斯,戴安娜用尽了各种方法:找英国女王调解、迎合查尔斯的喜好、和小三卡米拉对峙……但都失败了。
穷途末路之际,戴安娜想出一个“奇招”:当着所有人的面,挺着大肚子从楼梯上跳下来。
这个举动震惊了整个英国皇室,查尔斯却完全不在乎,甚至更加厌恶戴安娜,夫妻俩的感情也持续恶化。
毫无希望的婚姻让戴安娜窒息,她患上了暴食症、抑郁症、四次自杀未遂,儿子威廉和哈里是她活在世上唯一的希望。
02受伤王子的心酸王室生活
某次采访回忆母亲,哈里王子说。
“她会紧紧抱住你,像是要把你吞没。”
如果正常的母爱是温暖的,戴安娜对哈里和威廉的爱就是灼热的。
由于丈夫的疏远和婚姻的失意,戴安娜和大儿子威廉王子、小儿子哈里王子之间,有着比普通母子更加紧密的情感链接。
1996年,戴安娜和查尔斯解除婚姻关系。
1997年,戴安娜车祸身亡。
13岁的哈里王子得知母亲遭遇意外,仍处于“创伤期”的他,怀着极度悲伤和恐惧的心情,参加了母亲的葬礼。
尽管幼年丧母,但为了表现出所谓的“皇室风度”,哈里仍然要在媒体和观众面前,挤出好看的表情。
这对于一个13的孩子来说,并不太容易。
20多年后,哈里王子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道:
妈妈刚去世,我却不得不跟在她的灵柩后面走那么长的路,周围是成千上万的视线,电视上还有数百万计的观众在盯着我看。我觉得任何一个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被要求那么做。如果是现在的我,绝对不会那么做。”
比起母亲黛安娜的一再妥协,哈里王子“退出皇室”的决定更加叛逆极端。
可只有他本人知道:离开皇室绝不是心血来潮。早在20多年前,他就想这么做了。
他甚至在采访时公然挑衅权威:王室成员中有人想继承王位吗?我认为没有。
哈里王子从小在黛安娜的操持下接受平民教育,原本就和英国王室“谨言慎行”的规矩格格不入,黛安娜死亡造成的惨烈阴影,更让他对皇室权威有着强烈的厌恶。
成年后的哈里王子多次被媒体拍到酗酒抽大麻、出入夜店甚至殴打记者,这些不像王子的行为,和他骨子里的逆反之心息息相关。
更何况,父亲查尔斯也没有给予哈里足够的爱。
英国王室作家安德鲁莫顿透露,查尔斯对哈里的出生极度失望,因为他想要个女孩。
哈里的成长过程中,查尔斯一度缺席。
他很少在公共场合表露对儿子的爱,私底下更是沉迷工作,很少与儿子见面。
母爱的逝去、父爱的缺失、创伤的加持、平民的教育……这一切都推动了哈里王子,走向和父辈截然相反的人生路。
03每个男人都要经历挑战父亲这一关
成年人所有的亲密关系,本质上都是和父母关系的延伸。
如果男孩自幼和父亲的关系不好,他的成长过程中,“弑父娶母”的愿望就会格外强烈。
因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要比母亲迟一些,直到孩子第一个叛逆期(3-5岁)来临,“父亲”这个角色才开始发挥作用。
而这个时期的男孩正处在俄狄浦斯期,渴望逃离父亲压制,产生占有母亲关爱的冲动,同时又为这个冲动感到羞愧。
男孩能否顺利走出俄狄浦斯期,除了母亲足够的爱,父亲的引导也至关重要。
索夫科勒斯所著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父亲、迎娶母亲,得知真相后羞愧万分。
心理学家认为,俄狄浦斯潜意识里就有“弑父娶母”的情结。
哈里王子就是现实中的俄狄浦斯王,他和父亲查尔斯表面上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查尔斯尽忠职守、循规蹈矩、包养情人,是个典型的旧式英国皇室男人;
哈里王子却追求自由、挑战权威、争取爱情,他的妻子梅根是38岁的非裔美国明星,有过婚史,和皇室喜欢的媳妇形象大相径庭。
实际上,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挑战父权。
查尔斯和卡米拉分分合合几十年,他并不是一个甘愿全身心都服从王室的人,骨子里,查尔斯依然渴望独立与自由。
幸运的是,哈里遇见了梅根,一个和母亲戴安娜一样自由、敢爱敢恨的人。
有人把梅根和戴安娜相比较,发现戴安娜和梅根都很“任性”。
戴安娜评价自己的关键词是“叛逆”,梅根也是个“不守规矩”的人。
怀孕后,梅根不在王室指定医院生产、更换了王室御用接生团队、孩子出生没有第一时间公布、花钱如流水……甚至拒绝出席女王的圣诞演讲,只因为一家三口想去海岛度假。
爱上和母亲相似的梅根,慰藉了哈里王子的丧母之痛,王室对梅根的接纳,也使他顺利完成“娶母”的任务。
相比多次迎娶卡米拉失败的查尔斯,哈里王子追求自由的“翅膀”更硬。
其实英国王室对哈里夫妻相对很宽容了,放在30年前,梅根根本不可能嫁入王室,更何况女王还允许他们不签署婚前协议。
但哈里王子内心的创伤太大了,母亲的离开,使他“弑父”的愿望比普通人更强。
这里的“弑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活成和父亲查尔斯截然不同的人;二个是脱离父权象征:王室。
因此,哈里王子不止要在叛逆的边缘试探,还要完全单飞,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和王室完全脱离关系。
04离开,其实是释怀
有人认为,哈里王子退出王室,是对当年母亲车祸身亡事情的复仇,他要用亲身行动向王室表达蔑视。
但我觉得,哈里王子并没有打算复仇,恰恰相反,他的退出意味着对过去的释怀。
早在哈里夫妻发出“脱离王室”的公告之前,他们就已经是王室的边缘人了,上周白金汉宫发布的四世同堂合照中,也唯独缺了哈里。
这让很多英国媒体把矛头聚焦到梅根身上,认为是梅根教坏了哈里。
但采访哈里的记者戈登认为:哈里王子仍在经历母亲去世后的创伤,每当他出现在公众场合,都会经历长期的恐慌发作。
如果哈里本身没有离开的想法,一个梅根根本不可能动摇什么。
显然哈里早就受够了聚光灯下的生活环境,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历同样的痛苦。
就像当年他被迫强忍悲痛走在母亲的灵柩后面,后来回忆说:“如果是现在的我,绝对不会那么做”。
如今他果然拒绝了。
脱离王室,意味着心理上“弑父”,尽管独立之后失去了王子的光环,但最起码,哈里拥有了心平气和与父亲对谈的可能。
对一个怀着心理包袱的人来说,最难的就是以平常心面对父母。
因为他分不清心里那股强烈的情绪,有多少是对父母的恨意,有多少是对创伤的恐惧。
可一旦走出阴影、放下包袱,很多平时想破头也想不通的问题,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答案。
此时,他的心里才会油然而生对家人的“爱意”,那是经过漫长时间沉淀,去掉心理包袱的浮末,撇开阴影创伤的杂质,过滤下来的一种单纯、简单且温暖的感情。
尽管当“王子”失败了,哈里身为男人却是成功的。
他做到了母亲戴安娜想做却没能做到的事:
他可以不再活在聚光灯下,不再看皇家脸色做事,不再谨言慎行假装幸福。
他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爱护伴侣和孩子,也被他们所爱。
祝福哈里王子,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转载请注明。
排版:小鲸鱼 Esther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