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生在重男轻女的农村,为人母后自己被影响?-亲子教育心理学

答疑馆 | 生在重男轻女的农村,为人母后自己被影响?-亲子教育心理学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婚后生了2个女儿,大女儿五岁,小女儿2个月,小女儿出生后心里挺遗憾的,慢慢的发展成最近开始抑郁了。特别是看周围二胎的都凑成了好,都在说一儿一女才是人生赢家,心里更难受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在休产假没上班,每天都是带娃,好像自己的价值只在于娃身上,才会胡思乱想这么多。

白羽凰:透过复杂的心理学,做有温度的回答
ta的主页

亲爱的,来,抱抱~

才生完宝宝2个月,正是身体需要恢复的时候,荷尔蒙也没有回到正常水平,有点事情就觉得被触发了情绪是很正常的,让自己放松下来,等再过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体内激素水平平衡以后,人的感受和心态也会发生改变的。这所需要的时间,会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不同。你和你老公都是研究生,那就是高知高职人士咯。从这一点我猜测,你们早离开了你出生成长的环境,在心仪的城市里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恭喜你,知识的确是能改变命运的,对么!只是二宝产后让你有一次发现,过去生活影响的好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脱离开,自己陷入了一个为孩子性别自责苦恼的怪圈。别担心,这里就是你倾诉的最好的地方!似乎很多人都会对婴儿的性别格外的着迷,觉得好像男孩会不一样,女孩就好像少点什么。在你拥有大宝的时候,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你,而当二宝出生,这个问题就变的让你不安了。从你的描述中看到,你说周围的人都在讨论要凑成一个“好”,如果你的关注点从别人的言谈中抽离出来,扪心自问,看着怀里的这个软萌的小可爱,真的觉得她不好吗?亲爱的,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研究生,拥有现在的生活,可想而知你是一个多么要强不服输的人啊~ 但生活是唯一属于自己的东西,当我们被他人的言论左右,为别人口中的自己而活的时候,我们永远都是不快乐的,因为别人没有穿过我们的鞋,没有走过我们的路,看不到我们内心的深处,他们只是一群吃瓜群众。把生活的指挥棒交到吃瓜群众手中,生活不就要乱套了么。另外一点,因为你幼年时重男轻女的生活环境影响,渴望一个男孩、觉得女孩不好的想法,会在产后变得明显,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产后是女性重新经历幼年亲密关系的又一个时机,心理学上称为活现和退行。但这也是我们有机会修复自己的经历,发展出更灵活的处事方式的一次机会。你就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平静下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拥抱内在的自己,去接纳,去爱,用爱温暖内心弱软脆弱的部分。好好地关爱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两个宝宝上面,等宝宝长大一些,你会体会到其中的美好!别让你童年的遗憾,再次发生在你的孩子们身上,你的长辈们没能做到,但你有能力作为偏见思想的终结者,或许这就是命运要让你领悟和实践的过程,也是生命的意义。无论怎样,爱自己!

z人生百态:助人自助
ta的主页

您好,楼主 从帖子中注意到楼主对于自己生两个女儿似乎有些疑虑,似乎更想要一儿一女,因为周围的人都是一儿一女。同时注意到楼主积极的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并向外寻求帮助,这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调整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加油鸭 帖子中楼主描述了自己和老公的学历,都是研究生真的都很优秀呢 同时观察到了楼主描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现在我分享我的观察和思考或许能帮助楼主有更丰富的视角来认识自己。1、意识层我们能理解男女平等,可是情感上理解不了。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形成无疑是很深远的。从帖子中注意到了楼主原生家庭重男轻女,楼主也不想女的被看轻,要强,努力考上大学等等。 我想,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男的相比于女生获得的关注、肯定和爱是多得多的。这对于小时候的我们会很容易形成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好呢?所以他们不喜欢我? 所以形成要强的性格,想通过成功来证明自己,来获得关注和爱。潜台词是:我没有比你们喜欢的儿子差,甚至是更加的优秀。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 意识层上我们通过学习和知识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可是情感上我们曾经缺失的情感接受不了男女平等。因为自己曾经体验到的就是男女获得的爱和关注是不一样的。2、想要儿子,或许是为了弥补曾经的情感缺失。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个没有长大的内在小孩。那么楼主心中的内在小孩有可能是被情感忽视的小女生,她一直呆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没有长大。所以她需要的是被看见,被关注,被肯定和被爱。 内在小孩的情感需求投射到外部环境中。而女儿能满足这些情感需求吗?在楼主的体验中,只有男生才能满足那些情感需求。所以楼主希望有一个儿子,来代替自己被爱,被肯定,被关注。从而弥补自己曾经的情感缺失。 所以楼主或许可以通过回顾童年,去看见,去关爱和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做自己内在小孩的父母,弥补曾经的情感缺失,陪自己的内在小孩长大,从而更好的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3、有条件的积极关注,让我们无时无刻在竟争,追求完美。 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中,女生想要获得关注或许更多的方式是听话、懂事、成绩好。因为只有我们做到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得到赞赏、肯定以及爱。 这些有条件的积极关注,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竞争。因为只有优秀了,我们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当身边很多朋友都是一儿一女时,或许会让自己感受到一些落差,让追求完美的自己有些感慨。 或许当我们移除了阻碍着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那就会真正迎合男女平等吧!加油鸭

牛奶&布丁:生而为人~我在努力。 没事可以找我唠唠嗑,有些事说出来不一定会好,但不说出来把自己憋内伤了就确实不好~ 亲爱的陌生人们,请尽量让自己快乐点吧! 加油ヾ(❀╹◡╹)ノ~么么哒
ta的主页

楼主您好,以下个人观点:【婚后生了2个女儿,大女儿五岁,小女儿2个月,小女儿出生后心里挺遗憾的,慢慢的发展成最近开始抑郁了。】如果觉得自己有抑郁的倾向,会比较建议您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样对您应该会更有帮助,尽量避免出现产后抑郁~
【特别是看周围二胎的都凑成了好,都在说一儿一女才是人生赢家,心里更难受了。】“一儿一女”为人生赢家?!为什么呢?我认为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成人成才,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而不是看性别,性别代表不了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在休产假没上班,每天都是带娃,好像自己的价值只在于娃身上,才会胡思乱想这么多】有可能~可是带宝宝并不简单,现在的你在带孩子的时候,也是你们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你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会在有意或无意的时候带给孩子。而且在这其中,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多看些心理书籍、育儿书籍,也可以在空闲时间,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从小长大的地方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上一代很多都是生到儿子为止。以前特别痛恨这些,觉得女孩也不能被轻看,很要强,一直很努力考上了外地一本大学。】楼主可能潜意识里,受原生家庭影响。而你自己可能是这个“重男轻女”思想的受害者。你的努力、要强,让你挣脱了那个思想的束缚,更是找到了现在的爱人~更是有了现在两个可爱的女儿。(珍惜眼前的幸福)
【其实我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是重男轻女还是攀比的心理在作怪,觉得朋友们二胎都实现一儿一女,自己2个女儿就不够完美,老想和别人比,很痛恨这点。】我们为什么要结婚生孩子呢?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并不是我们用来对比的。我是觉得把孩子教育好,让她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长大是我们父母应该努力学习…做到的。把孩子教育长大已经不易,何必还总去对比呢?以上回答希望能给楼主一些不同角度的看法。祝您和家人幸福快乐。

老虎今天吃草~:一个不太正经的正经人~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

你说自己出身农村,重男轻女的风气比较严重。自己小时候像是憋着一口气,凭借努力考上了外地一本,既从地理方面,也从社会环境方面挣脱了曾经的成长环境。现在你研究生毕业,成家生娃,按理说是岁月静好了,可是你感到自己没有儿女双全,还不算人生赢家,感觉特别不舒服。同时,你对自己的想法又保持了觉知,意识到这个想法当中不理性的一部分,痛恨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不应该的想法。这两部分产生了冲突,也造成了你目前的困惑。不知道有没有理解到你的感受。和你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吧,仅供参考。# 在你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你的价值判断。你成长的经历中,可能因为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让你对重男轻女的价值观有了觉知和反叛。我猜测可能家庭当中,养育者让你觉得自己是女孩不受重视,因此当初你拼命努力,可以理解为叛逆,也可以理解为愤怒,这个力量经过升华,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也是你身上很有力量的一部分。但正如你所说的,可能这个念头是被产假激发的。因为一直以来的价值感来源于工作,所以当工作按下暂停键,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价值。勤奋学习和工作,是你应对外界的生存策略,就像一个坚硬的外壳。凭借努力,你感到自己被肯定,被认可,有价值。所以形成了一个模式,就是你努力,所以你有价值。而一旦停下来,就进入相反的推论,就是我没有努力了,于是我没有价值。# 本质不在于你重男轻女,而是你不敢放松。形成这个价值判断模式,于是你从来不敢放松。放松对你来说有一种罪恶感,所以即使岁月静好,你也需要创造一个让自己担忧的事情,以此作为存在的意义。追根结底,这是早年经历中缺乏无条件的接纳,但是从情感上完全矫正这一点,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你有比较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目前的社会支持也不错,因此有条件的话,建议读一读这方面的书,找咨询师谈论这部分的议题,相信会很有获益。祝好。

夏草: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受ta的主页

这位年轻的妈妈你好,这个时候年轻的妈妈都觉得一女儿一儿子心里有满足感,这是传统观念的固化,社会政治性心理造成的后果,多元化的现在,任何一种选择只要你自己觉得幸福就幸福了。你俩都是研究生,这一点是你的幸福点,别人本科只要认可自己是幸福的也可以是幸福的,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绝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任何人或家庭都有亮点长处,你把两个女儿看成俩姐妹多好,负担轻,女儿跟爸妈更亲。事实上在我45岁看这事,都一样的,我只有一个女儿,年轻时和你一样纠结,现在不这么看了,国家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照顾蛮好的,有得有失,有独身的,不婚的,离婚的,一个孩子的,两个孩子的,三个孩子的,谁受罪谁知道,谁享福谁受益,好好爱自己,好好爱孩子,爱家人,爱丈夫。珍惜拥有的。

自己的,别人的,老天的,尽人事听天命,不要让男权主义思想控制自己思想,多读读女权主义思想的书,希拉里说:女人的权利就是人权。你正在遭受男权主义在思想领域的迫害。从长远看不管哪种家庭模式包括单身主义发展好了就是好的,发展不顺畅也有诸多不如意,现在的事、过去的事,未来的事,活在当下现在,不过度思虑消耗心理能量。不过分要求自己接纳理解自己,不完美才完美,运动、看书、教育孩子,不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
别等你孩子3岁了,想起现在的自己怎么这样想呢?我这年龄见俩女儿的家庭幸福的不要不要的,他们回忆当年的不快,以泪洗面,后悔不已,因为多少影响自己的身体、生活、孩子,他们说要知道这样当年的我何必羡慕有儿子的家庭呢?天天快乐高兴感染孩子。祝好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穆妈妈
链接:https://www.qinzitree.com/2021/12/2254.html
来源:亲子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