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20岁女生,很恨脾气暴躁的父亲,怎么办?-亲子教育心理学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从小和父亲交流很少,小时候和姥姥一起住,父母住楼上,一直到高中由于一些原因搬家了,开始和父母生活。我爸的脾气非常不好,经常出去喝酒,喝酒回来经常和我妈吵架,我和妹妹有几句说的不好他就开始骂,渐渐的我就很害怕很恐惧他喝完酒回家。我跟我妈妈很好, 我很爱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没有收入,他对我妈妈又很不好,有时候因为钱也会吵架,在家里什么都是我妈干,他什么都不干, 可能由于心疼妈妈 ,我越来越讨厌他越来越恨他, 甚至想让他们离婚.我也经常羡慕身边家庭和睦的人。身边的人都很喜欢放假在家呆着 ,只有我喜欢上学 ,因为我感觉上学能暂时逃离。几年了, 心理上感觉给自己造成了一定影响 ,也从来不会和身边人说这些。感觉自己未来还要经受这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明灿:二级心理咨询师
Ta的主页
原生家庭一直是困扰着大家的问题,面对亲情,父母的角色还有情感上的矛盾冲突,都会感觉十分强烈。一方面对于仇恨、痛恨会感觉自责,觉得作为子女不应该对父母这样;另一方面却又难以释怀,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很大,该如何面对。
在处理原生家庭的感受上,坚持以下的态度和原则就好了,站在子女的角度去这么处理问题是比较合适的。
一是辩证看待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和过程,做到情感隔离。当父母做错的时候,不需要去原谅或者接纳,这种态度不利于自我的成长,最好的是做到分开的地步。父母对我们好的,我们接受;父母对我们不好的地方,我们想办法去面对它,改正它,不要被父母的言论影响,坚持做自我。
二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面对家庭,这是很无奈的,身处那样的环境里,父母不改变,自己在其中情绪还是会受到影响,像这种情况,就采取退避三舍、远离的态度就好了,尽量不和困扰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单独去生活,独立面对自己的未来。
当以后个人生活以及事业上获得成就时,再来回报对你好的那些人。
三是寻找其他亲密关系,缓解内心的寂寞。既然父母的陪伴、关心得不到,那么就去寻找其它关系,来帮助自己成长就好了。比如你可以寻找一个成熟可靠的男友,他的存在能够抚慰你脆弱、寂寞的情绪;另外你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咨询,看能否释怀和宣泄心中的情绪和压力,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有效地情感升华,避免自己在情感上再次受到不好的对待,用来抵抗对于家庭的一些困扰,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你也能走出家庭对自己的伤害了。
张仁军:一个普通的心理工作者
Ta的主页
给楼主一个拥抱!能够感觉的到楼主内心的压抑愤怒焦虑不安,从小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都不够亲密,被迫和外婆一起住,一直到高中时期因为搬家才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很难想象楼主的这个期间都是怎么生活过来的,尽管和父母在一个家庭当中生活,却要和父母分开住,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很容易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不喜欢自己不值得被父母关爱,对自我形成比较否定的固化认知思维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会让当时的楼主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情绪,不敢向父母表达,希望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获得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接纳认可关爱。楼主提到父亲脾气不好经常出去喝酒,喝酒之后回来就会跟母亲吵架,争吵意味着冲突矛盾,这样的夫妻关系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关系不好也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相互之间攻击对方,家里的环境也就处在愤怒焦虑不安当中,住在这个家里的人自然也就会受到这些愤怒焦虑的影响而焦虑不安。本身楼主的内心就比较压抑,再受到父母争吵的环境影响,内心也就更加压抑焦虑不安。楼主的母亲在家里什么都做,父亲总是出去喝酒,两个人对待家庭的态度方式的差别也就会让楼主在潜意识里觉得靠近母亲会比较安全,靠近母亲也就会在无形当中“维护”母亲远离父亲,也就更加看不惯父亲的一些言语行为,会恨他。这些恨在某些时候也可以说是楼主潜意识里自我期望积压太多没有得到满足之后的转化,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保护。恨父亲也就可以让自己不再对他抱有期望,也就不用担心自己的期望会成为失望绝望,也就不会担心受到伤害,同时恨父亲也可以让自己更加“心安理得”的去靠近维护母亲,让自己可以获得母亲对自己的关注接纳认可关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成长带来的痛苦难受会刺激楼主产生希望父母能够离婚的想法也很正常,可以理解。只是父母的婚姻感情是他们自己在面对经营,自己在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并不是楼主想就可以决定的。对他们来说,他们的争吵也是感情交流表达的方式,尽管这样的方式让他们都很痛苦难受,但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感情,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有那么一点踏实安心,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只是这样的方式无法得到楼主的信任理解接纳认可支持。楼主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再是以前小时候的自己,具备了成年人的很多能力,可以尝试着接纳自己内心压抑的这些情感情绪,接纳自己当前内心的冲突纠结,不再压抑自己,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都向父母表达出来,让他们能够认识了解到他们的言语行为给楼主的内心带来的伤害影响。毕竟楼主不说出来他们是不会知道的,也就无法理解接纳认可楼主看待对待他们的态度方式。和父母之间把话摊开说清楚,既是促进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释放减轻楼主自己的压力,也可以促进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系改善发展。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系改善了,楼主的这些困扰自然也就没有了,也就可以轻松自然自在愉快的生活了。
小茫与小芒:希望能够在茫茫世界散发出微弱光芒,点亮温暖一小片天地。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我看已经有好几位答主说了一些比较实际的办法,但我想向楼主分享一点我自己的经历,或许楼主能够从我的经历中找到一些答案。*我的经历我从小也是个父亲交流很少,少到我几乎没有与我爸之间的单独交流。原因有很多方面吧。一方面是我小的时候我父亲不喜欢小孩子,而且他心里更喜欢男孩,而我是一个女孩。再一方面,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在外地工作,每年只有我母亲放假的时候,我才会和母亲一起去看父亲。而且我父亲脾气很大,他经常发火,发起火来特别吓人。可能是因为他气场太强,每次他一生气,不管有没有把火发出来,都会使家里气氛特别压抑。我妈妈呢,又是那种特别喜欢委屈自己的性格,有什么委屈也不说,就自己憋着。所以我一直就觉得就是因为我爸,我妈才会受了那么多委屈。所以我对我父亲的感情呢,虽然不至于是恨,但也是比较复杂,既有怨,也有怕。前些年呢,我爸可能是年龄增长的缘故,整个人的性格温和了许多,变化还是挺大的。我心理和我爸之间的关系也就缓和了许多,不过虽然与我爸之间的话变多了些,但也基本是在我妈也在的场合下。而且每次在我妈又觉得委屈的时候,我都还是会产生想让他们离婚的想法。我爸和我妈之间的这种相处模式,甚至曾一度让我觉得婚姻家庭就是这样,女性就是要忍气吞声(我是女生),有什么委屈都应该自己消化。真的一度这么想,所以我的第一段恋爱经历整个人的状态就是很委屈自己的那种。后来分手之后整个人就特别想摆脱这种观念,找对象的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脾气一定要好,一定不能让我委屈自己。后来就和我现在的男朋友在一起了,很幸福。我父亲呢,这两年吧,脾气真的是越来越好,我对他的怨和怕才开始慢慢缓和下来。现在虽然不可能像其他家庭父女关系那样亲昵,至少不会像过去那样太生疏了。*杂七杂八说了这么多呢,说的都是我的故事。我再说点我当时的心路历程吧。我也曾经有一段时间不想回家,也不爱回家。觉得回家就要面对我父亲和我母亲。我父亲很吓人,我母亲又很唠叨。她总是什么事情都跟我说,我听了之后就会说我爸的不好,或者让她反抗,我妈又会反过来说我,说我爸挺好的。我就很难受。一方面她向我诉说她的委屈,另一方面我又什么都做不了,说什么都会被否定,真的挺难受的。后来我就不管了,说实话,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有点冷血,不管我妈。但后来就觉得,我也没办法,既然我也做不了什么,那至少不要让自己太难过。*说得比较乱,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1.很多时候事情的解决不能只靠一个人,如果我的父亲没有改变,我想我肯定至今也无法释怀。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完全释怀,但至少已经开始释怀了。2.既然做不了什么,那就至少不要让自己太难过。想逃离没什么的,很正常。当我们没能力面对这样的场景时,那就逃离。这种逃离既可以是物理空间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不要觉得自己太冷血,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心理能量,才能使自己未来有力量去重新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3.未来会好起来的。很多时候事情的转机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我们能做的,只是等待那样一个转机。即便这样的转机一直没有到来,我们也一定能够慢慢地成长,成长到不再会被这些事影响自己的心理。4.最后我想跟楼主说,如果有机会,可以试着和身边的朋友甚至是父亲说一下这些。刚刚的经历中没有提到这一部分,我补充一下。我记得,我有一次,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无意间聊到了父亲的情况,当时我特别犹豫,但也还是说出了我心里的感受,当时是边哭边说的,说完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还有一次是和爸妈视频的时候,当时我本来心情就很差,甚至有点抑郁,当时说到了我小时候的事,我一下子没忍住就突然哭出来,哭着说我爸从小就没管过我。当时说出来的一瞬间,觉得心里堵着的一块石头被拿开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两个场景,都还能够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不过也正是因为那两次经历,开始让我能够自己逐渐主动地去当下那些事。--------可能说的有点乱,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表达清楚。不管怎么说,希望我的经历和体会,能够给楼主一些帮助。
z人生百态:助人自助
Ta的主页
您好。楼主:
从帖子中观察到了楼主的恨,现在是对自己的恨是有些疑虑吗?同时有注意到楼主
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并向外寻求帮助,这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认识
关系。
从帖子中观察到了楼主对自己原生家庭的描述。有一个习惯不好,脾气不好的父亲
很不好受吧!这样的父亲是会给我们带来伤害的。父母伤害孩子的行为之中,就包括了这
样的一个行为。现在我分享我的观察,这或许能帮助楼主有更丰富的视角来认识自己。
1、允许自己去恨
允许自己去恨,的确有一些阻碍。那么我们先来一起探讨论一下有哪些阻碍。
---恨,就会伤害到父亲吗?
我的理解是不一定的,因为恨是一种想法,我们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行为也不等于
结果。所以适当的表达恨并不会伤害到父亲。
----恨,就是传统上的不孝的人吗?是传统上的坏人吗?
传统上我们教育孩子要听话,孝顺,不能去恨,否则就是坏人。那么事实上我们的想法
没有去行动,没有伤害到任何一个人是不是呢?我们只是想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安放的空间,
不让自己的情绪欺负自己而已。
恨,是因为我们对父亲有期待。没有爱哪来的恨呢?所以用适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攻击性。
比如写心情日记,把自己想表达的都表达出来,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说呀,去倾诉呀等等方式
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安放的空间。情绪出不来,理性也了不来。
2、适当的和父亲分离
每一个都需要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先需要看到自己的需求了,去满足自己,
去构建自己的心理力量。帖子中楼主现在还在上学,需要借家里的力量来完成学业。可是我们这个
时候,或许可以更多的去建设自己的心理力量,让自己心理得到成长。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给
自己以后做出准备。
等自己有能力去独自面对成长的时候,就可以和父亲分离。不要让他影响到你的情绪了。分离
并不是不爱,而是用另外的一个角度去保护自己,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原生家庭。这个时候我们不在
局中,或许就能更清楚到看到父亲的本质了。也或许有更多的思路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活在当下,为
自己未来做好准备,这是你现在能控制的。加油!少年。
阎老师:阎新莉,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副主任医师
Ta的主页
你好,成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里边,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幸的,在他幼小的年龄,他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吵架,对于幼小的他来说,她会很担心父母会不会使他的家庭崩解了?尤其是当父亲对于女儿过分的严厉的时候,又会让你非常的恐惧,这样的话,让你的心灵无法忍受,所以你就会逃避,回避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但是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妈妈的榜样,也需要爸爸的榜样,我们在内心深处是对爸爸有渴望,有期待的,当这个期待落空的时候,我们就会对父亲有情绪,就会恨他,我觉得这是一个人很正常的情绪情感,怎么样消解这个情绪呢?我想也只有能够跟爸爸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聊一聊你的想法,你的感受,你的期待,如果做不到的话,也可以通过妈妈或者亲戚朋友,其他人来传递你对爸爸的这些想法,感受和期待,如果爸爸在现在的状态下,能够理解你的话,也许你们会有机会去缓和这些情绪,进而改善关系,当然你也可以找个心理咨询师来交流你心里的这些情绪想法,也是可以更快的,让你达到一种心灵的平衡的,和关系的改善,谢谢留言。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