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21女,对妈妈十分依赖,近期特别没有安全感?-亲子教育心理学

答疑馆|21女,对妈妈十分依赖,近期特别没有安全感?-亲子教育心理学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四年前父亲因病离开了我们,后来母亲就是我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已经21岁了,还是特别依赖母亲。非常害怕失去她。最近一个星期我才有这种她是不是不爱我了的感觉。
每次想起来就想流泪,现在不知道怎么跟她说话了。

张仁军
ta的主页

给楼主一个拥抱!看到楼主在下面已经通过交流沟通缓解了和妈妈之间的冲突,关系又进一步的改善加深了,这很好,非常冰雪聪明的女生,为你点赞!??????有一点楼主说的很好,沟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的确如此,合理合适有效的交流沟通可以让对方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理解接纳自己的言语行为,同时自己也可以更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理解接纳对方的言语行为,改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保障感情顺利稳定和谐发展。在楼主提供的信息里可以看到,楼主对妈妈非常的依恋依赖,内心非常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如果是一个几岁或者是更小的小孩子有这样的情况,一般都可以被社会所理解接纳认可,

可楼主现在已经不再是小孩子的而是一个21岁的成年女性,行为表现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就很让人无法理解接纳认可了。楼主对妈妈的过度依恋依赖的行为表现像个小孩子,这就反映出了楼主和妈妈之间的正常相处交流关系是有些异常的,

比如妈妈比较宠溺楼主,经常会满足楼主提的一切要求,或者说在楼主的爸爸去世之前,也是这样对待楼主的,

这也就在无形当中让楼主觉得自己可以一直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被父母关注关爱,内心也就不愿意自己长大,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像一个小孩子,那样也就不会失去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关爱了。然而楼主的爸爸去世,也就意味着楼主在现实生活当中失去了爸爸对自己的关注关爱,所以楼主也就无法理解接纳认可这样的失去,对妈妈的依恋依赖也就更加深了,害怕自己也再失去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关爱。

爸爸的去世可以说让妈妈也失去了丈夫对自己的关注关爱,她的内心也很难受,同时她的压力也一下子增加了好多,既要照顾楼主,还要面对工作,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这些都让她难以承受,

所以她也就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来都放在楼主的身上,也就让楼主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关爱减少了。现在楼主可以把自己内心的这些想法感受都跟妈妈表达出来,自己也可以听听妈妈内心的想法感受,促进母女之间的交流沟通,

同时楼主也可以承担起自己做为成年女性对家庭的责任,和妈妈一起来面对这些压力,这样也就把妈妈和自己还有家庭链接在了一起,也就不再觉得孤独焦虑害怕了,这样可以减轻妈妈的压力,也让楼主的自我能力得到展现发展,帮助楼主更好的学习成长信任接纳认可自己轻松自然的生活。

z人生百态:助人自助
ta的主页

从帖子中观察到了楼主和妈妈的互动状态,以及楼主很缺乏安全感,同时注意到了楼主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并向外寻求帮助,这无疑能帮助我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理解妈妈。

情绪背后都有着没有满足的心理需求。从帖子中观察到了楼主似乎认为妈妈只有好好的,有耐心的对待自己,自己才是被爱的是吗?现在我分享我的观察和思考,这或许能帮助楼主有更丰富的视角来认识自己,认识妈妈。

1、理性上我们理解妈妈,可是情感上接受不了妈妈那么对自己

从帖子中观察到了楼主知道妈妈很辛苦,自己工作不太顺利,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还有自己需要关注。我们理性上看到了妈妈的辛苦,可是情感上依然不能接受,妈妈对我们的关注减少了。

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认知上认为妈妈只有好好的和我说话,对我表示极大的耐心了才会感觉到被爱。

第二:我们还没有学会和妈妈的适度分离。我们需要从妈妈的眼中看到自己,确认自己的存在,如果没有看到就会担心被抛弃。

2、客观的看待妈妈,看待妈妈的局限,看待我们和妈妈的关系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逐渐分离的过程。从最开始父母对我们百分百的关注,到我们长大了一些,自己的需求自己会满足了,那么他们的关注会进一步的减少。

而发展到最后,需要的是我们自己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是我们的父母,但是她也有着自己的人生。父母和孩子注定了是一种分离。

这种分离让我们成长和独立。去为自己负责,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妈妈的局限性,妈妈不是神她会有着自己不能处理的情绪和事情,有着自己的人生该负的责任,她也会有着自己的心理创伤,需要被看见,被关爱,被理解。

一个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精力,她可能自己都顾不过自己了,哪里会有过多的能量来顾你呢?

所以我们需要看到妈妈情绪背后的心理诉求,去表达对妈妈的关爱,和理解去好好的和她沟通。先去理解她的情绪,让她的情绪得以安抚,这个时候她的理性才会出来。

3、学会自己构建自己的安全感

从帖子中观察到了楼主觉察到了自己一直缺少安全感,我观察到的是楼主有着很敏锐的觉察能力,这无疑是很好的优势哦!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是我们可以和自己情绪相处的第一步。

当我们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来了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评判抗拒和逃避,而是在自己的情绪里呆一会儿,去体会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对话,这样或许能安抚到我们的情绪,而我们的情绪一旦被看见,或许就有可能缓解。

从而让我们不再过度的向外寻求安全感 。学会构建自己的安全感,积极的不自己的不安对话。向内寻求安全感,而不是向外寻求。加油!

叶映红:让我们一起用爱的声音温暖全世界 让我们一起用善的行为帮助全人类
ta的主页

?给你一个四维空间温暖的的拥抱?只为你有勇气自我暴露点赞???

生活各种压力确实带给你很多痛苦,幸好这些痛苦在21岁时惊醒了你而不是等到三十多岁才去发现它,才是的你有机会重新思考人生,勇敢做出调整,让你淹没在混沌生命里迷迷糊糊过完一生。同时恭喜你进入生第二次成长期
?知道会有不同结果或者后果我愿意去承担责任做自己■亲爱的大宝贝儿,看我你的讲述,确实如你所说你和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我们心理学有个专业名词【反抗型依恋】你现在非常矛盾即想离开又不想离开,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又极度反抗,非常苦恼。

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从你的讲述这跟你从小的气质、行为习惯以及环境的影响有关,小时候形成的特征,长大以后很难改变,只有进行长时间地心理调整,对认知和行为上进行彻底转化,才能够扭转这个局面。

而且很大一个因素来自你17岁时父亲离世。这个在我们心理学也有一种心理创伤叫【创伤后应激障碍】不知道你是否有做过心理咨询❓●东野圭吾曾在《时生》一书中对家庭做过这样的注解:【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承认自己缺乏心理营养,可以找你信任的心理咨询师做个案咨询。※承认自己的父母并不完美之后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孩子出生时,100%依赖父母。后来他的世界越来越大,最后完全完全脱离父母而存在。

父母最初,对孩子零依赖。后来他们越来越老,最后100%依赖孩子。你愿意蜕变成一个有独立意识,为自己当下每一刻负责的小女孩吗?因为你终将有一天离开父母独自开始探索自己生命旅途※你得非常坚定。
“你挑战的是一道非常顽强的枷锁,亲子控制的关系往往运作了数十年了,非一朝一夕可以被推翻。过程中,父母可能会威胁要收回对你的感情或连结,孩子内心难免凄苦。但也不能屈服,又回去服务他们的情绪。※确立边界意识
边界是什么呢?边界就是原则、就是规矩,就是公德,就是待人接物的礼节,就是个人空间!而边界意识属心理学范畴,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生活中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三事之间的边界应该是清楚的。只有在一个崇尚理性、尊重边界和规则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追求幸福和梦想的权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自尊跟空间,这构成了自己的王国,

我们都没有权利去干涉他人的个体性,去侵犯他人的空间跟尊严,再亲密的人也不行,

同样的,我们也绝不允许别人这样做,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无法建立清楚有效的人际边界,或者根本没有人际边界的意识,那么他就容易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你值得拥有另外一种命运,在那个命运里,你亲自掌握着人生的方向盘,你的感受与判断扮演关键的角色,并不容易被牺牲,以换取别人的认同。※你可能会不安,因为你从未想过人生可以有这么多层面,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规划跟编排。但最终你会很感谢你自己,因为你终究是为自己尽了一番心意。”
再者,你得去勾勒一个画面是:【你为你的人生做主】???※原生家庭施加的限制必然是轻重大小都有,你可以先从较小轻微的开始,慢慢取回本来就属于你,你对于自己人生的主导权。

而且最后你也讲了和妈妈沟通以后你的心情好多了,但真正走出来来从心理层面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是需要时间假以时日并愿意承担自己选择以后的责任和痛苦。送你三个字【我愿意】※你现在想选择什么的人生状态和你选择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样的就三个字【我愿意】在你父母发生性行为的时候,你爸爸体里射出的几十亿个精子唯有你遥遥领先成为冠军跑赢了你的所有兄弟姐妹,来到了这个世界,这难道不是你想来的吗?你现在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状态也没有人能改变你,你问问自己【我愿意………】
每次当你自己无法平衡你的认知,被外在因素困扰思绪,被自己内在情绪不断打压的时候就问自己“我愿意……………”记住焦点一定放在成果上❗❗❗※最后是要有规划,一旦有目标,实践起来心情也比较稳定。不知道你现在是在读大学还是工作了,你愿意为自己未来生气旅途启航去做些什么呢???最后送你荣格的一句话???【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未被疗愈的孩童,一个人摒弃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形成的人格。●学习成长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你愿意加入我们一起学习心理学智慧吗❓不是等到有问题了我们再去求医治病,为时已晚矣,幸福人生不是我们想要拥有就可以拥有的,是需要我们有能力去创造价值,才可以拿到的生命礼物。

老虎今天吃草~:一个不太正经的正经人~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你今年21岁,4年前父亲因病离世,这对你打击很大,当时你妈妈是你得精神支柱,陪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现在妈妈情绪不好,对你可能看起来不像以前耐心,你尽管知道她面临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可是还是很害怕失去她的爱。不知道你母亲什么年纪,有没有遇到更年期的症状。因为更年期的女性,如果社会支持不够,生活又有压力,加强自身激素水平变化剧烈,确实情绪是会比较波动的,

比如容易烦躁、盗汗、时冷时热等等。这时候的女性,如果身边支持条件多一些,负面的刺激源少一些,对症状会有好转。那么请你试着做一个练习,假装自己有一部分“分身”出来,在你和你妈妈的上方看你们的个性、环境、内心的想法,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21岁的你,理想中的状态如何,能不能做一个让妈妈放心的孩子呢?我相信你很爱你的妈妈,我也相信你的妈妈很爱你。如果你妈妈确实如你所说,在生活和工作上面临比较多的挑战,那我相信你的支持和理解,对她会是一种欣慰。当然,成长需要时间。

笑对人生无为:心理咨询是一门社会学科,用我所长,帮助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ta的主页

从你的家庭经历来看,你和妈妈都不容易,特别是妈妈很艰难地挺了过来,并给你强大的精神支持。

你也非常冰雪聪明,了解妈妈的苦处,有自己的想法。

但感觉你总在找爱,寻找安全感,在向妈妈索取,而妈妈给得不够时,你就有了很多想法。

其实爱是相互的,支持也是互相的。

在最困难的时候,妈妈带着你战胜了困难;现在的你,也可以多关心和帮助妈妈,让她感受到女儿的爱。

在相互的扶持之中,你们才会走得更好。

只索取,不付出,甚至抱怨,只会让自己在今后面对问题时,躲闪、回避甚至苛责他人。

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多关心、帮助妈妈,多和妈妈交流。相信你想要的安全感,那份浓浓的爱,都会正常流淌在你们的生活中。

~~~~~~~~~~~~~~~~~~~~~~~~~~~~~~~~~~~~~~~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穆妈妈
链接:https://www.qinzitree.com/2021/12/2274.html
来源:亲子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